夺魄

duó pò [ duo po]
繁体 奪魄
注音 ㄉㄨㄛˊ ㄆㄛˋ

词语释义

惊心动魄;失魂落魄。

词语解释

  1. 惊心动魄;失魂落魄。

    唐 宋之问 《嵩山天门歌》:“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唐 李德裕 《赠王茂元司徒制》:“来必挫锋,去者夺魄。”《金史·移剌蒲阿传》:“ 合达 欲再议, 蒲阿 言:‘止此而已,復何所议。’盖已夺魄矣。”参见“ 天夺之魄 ”。

引证解释

⒈ 惊心动魄;失魂落魄。参见“天夺之魄”。

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晚阴兮足风,夕阳兮赩红。试一望兮夺魄,况众妙之无穷。”
唐李德裕《赠王茂元司徒制》:“来必挫锋,去者夺魄。”
《金史·移剌蒲阿传》:“合达欲再议, 蒲阿言:‘止此而已,復何所议。’盖已夺魄矣。”

夺魄的国语词典

精神、志气被吓走。指意志动摇。《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也作「夺魂」。

夺魄的网络释义

夺魄

  • 《夺魄》是1992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Tom Kalin导演。托德·海恩斯,Oscar Aleman等人主演。
  • 《夺魄》是一出关于极乐 / 极恶、恐怖 / 反恐怖的电影。 故事材料是1924年的一宗绑架撕票案,凶徒是两名年青男学生──18岁、犹太裔、法律系学生,事件发生后轰动全球,不因为这是宗谋杀案,竟因为他们是对床上伴侣!更可耻的是当时捡控官借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提出这样的──个谬论:同性恋者→病→谋杀!!?彻底地渲染了这宗义无反顾、为爱而干、为爱而牺牲的案件。导演汤卡连就要翻一翻这宗荒唐的案,不是要说凶徒无罪,反而要问─假若犯案的是对直人世界的雌雄大盗,法庭上又会否指出异性恋是病态?同性恋成为代罪羔羊的又一血淋淋活证。卡连首出长片即技惊四座,实验得来又诗意盎然,影象流丽,90年初「新世代挛影」的重要作品之一。
  • 夺魄造句

    香山的秋天,景色宜人,片片红叶驰魂夺魄。
    他那张画,真使人驰魂夺魄。
    北京烤鸭是驰魂夺魄的美味。
    四周的空气爆射出来的力量互相摩擦相互碰撞,发出惊魂夺魄的异啸。
    许海风抬头望去,只见身边的女子淡妆轻抹,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勾魂夺魄般注视着自己。
    唐门是南方的一个门派,以用毒和暗器闻名江湖,其用毒的手段,神出鬼没,暗器更是追魂夺魄。
    就这么决定了,我这撒手锏就叫‘寒星夺魄刺’了。
    这个说话的人也暴露了他回来的目的,他在找那盛着消魂夺魄的陈蜂蜜酒的大杯子。
    从此黑白无常就不一定同时追魂夺魄了。
    看见萧雅的魔爪又向自己伸来,正得意的杨峰慌忙后退,尝试过一遍那令人痛不欲生的九阴销魂夺魄手,杨峰没有勇气在去尝试一遍。
    技艺十六宗,琴宗音刃夺魄;棋宗斗转星移;书宗字字玑珠;画宗以假乱真。
    刀身轻转,泛着青芒的刀身上,即划过一抹惊魂夺魄的冷光,像是魔鬼眼中的一丝阴森狞笑。
    他讲王婆给西门庆定勾引潘金莲的十条“挨光计”,极其经典,讲了整整一堂课时间,一条一条分析,一条一条表演,真是形销骨立,摄魂夺魄。
    方向前大惊,下意识地想松手抬头,却又万分地舍不得眼前这销魂夺魄的一刻。
    夺魄上次吃了大亏,本来就害怕凌破风,此刻见两人同时对自己出手,慌忙之中脚忙手乱。
    除此之外,武陵山大裂谷时光隧道、好汉坡、青天峡地缝,游人置身其中,绝壁林立,惊魂夺魄;登高远眺,一览山小,天光幽暗,谷兰飘香。
    有典韦在,曹煜确实轻松了许多,刀光连续闪动,如闪电霹雳,追魂夺魄。
    宇天鲜血喷在情殇剑之上,那剑仿佛受到了刺激一般,竟绽放出惊魂夺魄的光芒。
    技无谋的眼神很温和,甚至说的上在其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温情,腰侧两边挂着两只箭壶,壶中放的不是追魂夺魄的箭,而是两壶令旗。
    他话音一落,第一个行动的就是阎罗王,他的身体如同闪电般冲了过来,右手做剑指,带起三道寒光,正是追魂剑法中的追魂夺魄。

    汉字详情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po]
    部首: 903
    笔画: 14
    五笔: R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UI
    四角: 266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paak3 to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

    夺魄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