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成语用法
销魂夺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神态失常。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失魂落魄。形容心态、神态失常。
引《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亦作“销魂荡魄”。 《黑籍冤魂》第十五回:“这都是风俗奢靡,处处使人销魂荡魄。”
《花城》1981年第5期:“唯其单独相处,才愈觉销魂荡魄。”
销魂夺魄的国语词典
心神迷惑、失魂落魄。
销魂夺魄的网络释义
销魂夺魄
销魂夺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2) 同本义
销,铄金也。——《说文》
销车以斗七命。——《淮南子·泛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史记·秦始皇本纪》
销锋镐。——汉· 贾谊《过秦论》
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三国志·魏志》
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论衡·谈天》
(3) 又如:销冶(熔炼,熔铸,熔冶);销炼(熔化冶炼);销钱(熔化钱币)
(4) 溶化;消融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唐· 韩愈《苦寒》
一天大事,竟如此瓦解冰销。——《官场现形记》
(5) 通“消”。清失;消除;消散
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庄子·则阳》
销忧者莫若酒。——《汉书·东方朔传》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汉书·刘向传》
(6) 又如:销患(化除祸患。也作“销祸”);销距(化除敌人的抵抗)
(7) 耗尽,毁灭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汉书·龚胜传》
(8) 又如:销刃(销毁兵刃);销化(消失而化为无形);销失(即“消失”);销沉(消失沉没。指时光的流逝)
(9) 排遣,打发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10) 又如:销日(排遣时间);销夏(排遣炎热的夏天)
(11) 衰敝;衰残
周公遗化销微, 孔氏庠序衰坏。——《汉书·地理志下》
(12) 又如:销乏(疲劳;消耗;亏损;衰败);销志(意志渐趋消沉,无法乐观)
(13) 消耗,耗费
典了庄宅,卖了田土,销乏了几多钱物。——《冤家债主》
他就只好背了家具到外边和别的匠人碰个伙,顾个零花销。——《李家庄的变迁》
(14) 又如:销缴(开销;花费;注销交纳);销算(决算,计算收支总帐)
(15) 注销
民户之受害者莫甚于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 胡太初《昼帘绪论》
(16) 又如:销豁(注销豁免)
(17) 卖,出售
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 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18) 又如:经销
(19) 用栓、销钉或螺栓别住、连接或结牢 。如:用销钉销牢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刀
羊头之销,虽水断龙舟,…——《淮南子》
(2) 生铁
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也。——《淮南子》
(3) 通“绡”。生丝缯;帆网
连弩以射,销车以斗。——《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如:民族魂;国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2 [陆丰腔] fun3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jun2 [梅县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宝安腔] f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䰟 | 戸昆 | 匣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ghuon/huon | ɣ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託 | 他各 | 透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thak | tʰɑ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