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魂夺魄

gōu hún duó pò [gou hun duo po]

词语释义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汉字详情

gōu,gòu [gou]
部首: 202
笔画: 4
五笔: Q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I
四角: 27720

详细解释

gōu

动词

(1) 本作“句”。弯曲 。如:勾垂(弯曲低垂);勾着背;勾曲

(2) 删除或截取

谢安已令吏部郎 袁彦伯撰策文,文成, 安辄勾点,令更治改。——《魏书·司马叡传》

把报上的新词勾出来

(3) 又如:勾除(勾销,除掉);勾抹(勾除;抹掉);勾却(勾销,取消)

(4) 勾勒(用笔先勾一个轮廓) 。如:勾染(勾勒渲染);勾填(勾勒填描)

(5) 勾结

都是这些和尚勾合光棍,在外诈作客商模样。——清· 艾衲居《豆棚闲话》

(6) 又如:勾哄(勾结哄骗);勾合(勾结;串通,结合)

(7) 勾引,引诱

他在王婆茶房里,和 武大娘子勾搭上了。——《水浒传》

(8) 又如:勾将(引杀;纠集);勾惹(引逗,挑逗);勾挑(勾引挑逗);勾戏(勾引调戏);勾肆(勾拦瓦肆的简称。宋元时说书演戏的场所,后来也指妓院);勾拽(勾引)

(9) 捉拿,逮捕

其实犯死罪免死充军者,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勾原籍子孙。——《明史·刑法志》

(10) 又如:勾提(捉拿,拘捕);勾摄公事(拘捕罪犯);勾追(追捕,捉拿);勾取(捉拿);勾致(拘捕)

(11) 调和使粘 。如:勾点杂合面;勾一锅粥给大家吃

(12) 得到 。如:勾唤(传唤);勾扰(传唤干扰);勾集(召集);勾军(征兵);勾迁(征调,调遣)

名词

(1) 古代指不等腰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 。如:勾股弦定理

(2) 另见 gòu

gòu

名词

圈套 。如:勾中(圈套)

形容词

(1) 用同“够”。足够;能够

这米则有一石六斗,内中又有泥土糠皮,舂将来则勾一石多米。——《陈州粜米》

(2) 又如:你勾得着那么高吗?

(3) 另见 gōu

英文翻译

hook, join, connect; entice

方言集汇

◎ 粤语:au1 gau1 ngau1
◎ 客家话:[梅县腔] geu1 geu2 keu1 gio1 gio3 [陆丰腔] geu1 [客英字典] geu1 keu1 [宝安腔] giu1 [客语拼音字汇] geu1 [海陆丰腔] kieu1 [东莞腔] geu1 [台湾四县腔] kie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侯平聲開口一等ku/koukəu
hún [hun]
部首: 903
笔画: 13
五笔: FCRC
五行:
仓颉: MIHUI
四角: 167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如:民族魂;国魂

英文翻译

soul, spir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2 [陆丰腔] fun3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jun2 [梅县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宝安腔] f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昆平聲合口一等ghuon/huonɣuən
duó [duo]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U
五行:
吉凶:
仓颉: KDI
四角: 403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dyut6
◎ 潮州话:doh8

宋本广韵

[po]
部首: 903
笔画: 14
五笔: R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UI
四角: 266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paak3 to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