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殇

yāo shāng [ yao shang]
繁体 夭殤
注音 一ㄠ ㄕㄤ

词语释义

夭殇 yāoshāng

(1) 指未长大成人而死亡

die young

词语解释

  1. 夭折。

    《列子·黄帝》:“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殤。”《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殤,以是哭耳。”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殤。” 沙汀 《酒后》:“他又接连搬出那两个夭殇了儿女,申言全是因为她招呼疏忽葬送掉的。”

引证解释

⒈ 夭折。

《列子·黄帝》:“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殤。”
《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殤,以是哭耳。”
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夭殤。”
沙汀《酒后》:“他又接连搬出那两个夭殇了儿女,申言全是因为她招呼疏忽葬送掉的。”

夭殇的国语词典

短命早死。

如:「姑姑家的小黄猫近日因得急病而夭殇,表妹为此伤心极了。」

夭殇的网络释义

夭殇

  • 夭殇,读音是yāoshāng,是汉语词语,指未长大成人而死亡。
  • 夭殇造句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茴儿,如斯无知无觉地活着,固然无欲则刚,如入华胥之境。然而若要此生有所得有所意义,并不是生来无知无觉的冷漠,而是历经世事后,秉留的淡泊娴静。
    他知道皇共生六女,五女夭殇,有这位潜绣宫主长,是丧皇母亲生。
    心思不言,偷束妆奁,铅华洗尽桃夭殇。
    楚歌于梦中若有所悟,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於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怡然自得,通於圣道。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
    唉,只可惜我的父母即是表兄妹成婚,是以在我之前,他们生养的几个孩子,都不幸夭殇了。
    夭殇:不要想要逃跑,我怕我会一不小心伤了你。

    汉字详情

    yāo [yao]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TD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K
    四角: 2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夭,屈也。——《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

    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管子·禁藏》

    (2) 又如:夭英(折断幼苗)

    动词

    (1)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少壮而死曰夭。——《释名》

    不殀夭。——《礼记·王制》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夭其稚枝。——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夭梅病梅。

    (2) 又如:夭札(遭疫病而早死);夭死(早死。又称作:夭枉;夭殁;夭命;夭殂;夭促;夭逝;夭绝;夭昏;夭谢;夭短);夭厉(因遭疾疫而早死)

    形容词

    (1) 茂盛

    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书·禹贡》

    (2) 又如:夭秀(秀丽);夭桃秾李(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3) 幼嫩;矫好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诗·桧风·隰有苌楚》

    (4) 又如:夭年(盛年);夭夭一对(好端端一对);夭娇(夭矫);夭夭折折(弯弯曲曲);夭绍(轻盈多姿的样子;曲折的样子);夭妍(美丽妩媚);夭桃(喻少女容颜美丽);夭秾(指美貌的女子);夭夭灼灼(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夭娜(婀娜。轻盈艳丽的样子);夭丽(娇艳美丽);夭饶(夭娆,娇艳美好);夭娆(娇艳妩媚);夭冶(艳丽)

    (5) 通“杳”( yǎo)。昏暗

    色夭不泽,谓之难已。——《素问·玉机真藏论》。《定声》:“夭,借为杳。”

    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素问·三部九候论》

    英文翻译

    young, fresh-looking; die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jiu2
    ◎ 客家话:[梅县腔] jau1 [台湾四县腔] jeu1 [客英字典] jau1 [海陆丰腔] r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陆丰腔] jau1 [宝安腔] j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喬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ʔĭɛuqieu/yeu
    shāng [shang]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TR
    五行:
    仓颉: MNONH
    四角: 18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歺( è),伤省声。“歺”是剔肉剩下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未成年而死)

    (2) 同本义。亦称“殇折”、“殇夭”

    殇,不成人也。——《说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未家短折曰殇。——《周礼·谥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殇折,殇夭(夭折)

    (4) 横死,非正常死亡 。如:殇亡(横死)

    名词

    (1)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殇服(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殇宫(殇者的灵魂)

    (3) 死在外面的人;战死者

    无主之鬼谓之殇。——《小尔雅》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周礼·媒氏》。注:“谓嫁死人也。今时娶会是也。”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国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

    英文翻译

    die young; national mou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