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

tiān shī [ tian shi]
繁体 天師
注音 ㄊ一ㄢ ㄕ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天师 Tiānshī

(1)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Taoist master

词语解释

  1. 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

    《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 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 ﹞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歧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2. 东汉 张道陵 创五斗米道,其孙 鲁 传道 汉 沔 间,信奉者称 陵 为天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 张天师堂 ,于今民事之。”

  3. 尊称僧道术士等。

    《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 严道育 …… 劭 等敬事,号曰天师。”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 一行 天师至。” 老舍 《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

  4. 犹言王师。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 寿春 而南。”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

《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⒉ 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其孙鲁传道汉沔间,信奉者称陵为天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

⒊ 尊称僧道术士等。

《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严道育 …… 劭等敬事,号曰天师。”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一行天师至。”
老舍《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

⒋ 犹言王师。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天师的国语词典

天子的军队。

天师的网络释义

天师 (对有道者的尊称)

  • 天师: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天师原是道家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
  • 后世有道者有称天师的,如东汉葛玄天师,东晋许逊天师,北魏寇谦之,南朝陆静修,唐杜光庭,宋萨守坚等高道大德。
  • 在古代小说中,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爱戴。而道教创始者祖天师张道陵的子孙,亦承袭天师大真人这一称号。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 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 郝超传》
  • 天师造句

    至此,金顶寺融佛、道于一城,前观后寺,张天师把门,如来佛坐镇,蔚为大观,成为鸡足山第一丛林。
    天师板栗天师板栗是龙虎山的一大特产。
    九死一生后,带出华陀青囊书,周易通灵要诀,青龙刀玄铁,天师印等,后来在玄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的故事。
    山上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
    无天师弟好小气,怎么会是三个呢,我可以一起去不?万仙楼哇,师姐我还没去过呢。
    苏道远则不阴不阳不咸不淡的在那里打边鼓“天师,若真是如此,果然是可怜,可悲,可叹。
    毛兰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那片工地,不禁感叹道“唉,想不到堂堂除魔天师的祖宅竟然变成了这番模样,真是今非昔比啊。
    他们心肠朴重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以及责任,人们所企慕的捉鬼张天师钟馗,便是此种奇形怪相。
    张天师见大家这样,宽解道众将士不必烦躁,魔教也不过如此而已,我和许天师正在和元帅商量计谋,准备全歼魔教。
    东山呆了半响,捶胸跌足,起来道“银钱失去也没什么,只是叫我以后如何做人?一生好汉的名头,到今日就全毁了,真是张天师吃鬼迷了,说如此大话。
    另两子天师都不甚喜欢,张八斤贪吃嗜睡,武团长憨直粗钝,两人身上都缺少灵性,难成“载道之器”。
    天师道信仰对琅邪王氏家族文化影响较深,诸如书法、医药和文学等方面都有天师道影响的痕迹。
    可是社会的痼疾是无法医治的,即使有专职驱鬼拿妖的钟馗、张天师也是束手无策。
    这道剑气远非先前那些飘忽的剑气可以比拟,天无极知道单凭天师符法绝对挡不下这道剑气,明知这是围魏救赵之意,但也不得不撤招回保天幻。
    痴子专心玄幻术,天师宣讲大道歌。
    许逊飞升后,其门下弟子继续传道,至唐朝时,洞真天师胡慧超撰真君传记,向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宣扬净明教义,使净明宗声名大盛。
    众所周知,外门弟子入俗世,内门弟子修仙法,我们身为天师门人,需摒弃私心,精诚团结,努力修行,共参天道,他日进得内门,修得仙法,光大门楣!
    因门徒众多、各尽所能,竟是个个都风生水起,大把大把的钱财进入了无量天师的口袋。
    传说中的天师大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她十四岁下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她是天师门下年龄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强的一个,紫一神手,无双苏三,都及不上一个笑比神仙。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shī [shi]
    部首: 318
    笔画: 6
    五笔: JGM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LMB
    四角: 21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币,从垖。垖( duī)是小土山,帀( )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王乃犬巡六师。——《书·伪泰誓》

    陈师鞠旅。——《诗·小雅·采芑》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周礼·地官·小司徒》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

    十年春,齐师伐王。——《左传·庄公十年》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过秦论》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 晋人御师必于 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水师(水军);挥师(指挥并带领军队);师旅(军队的通称,亦用来指战争);师船(师舶,兵船,兵舰);师老(军队疲劳,士气低落,战斗力衰弱);师吏(军吏);师令(军令);师干(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后指军队);师禁(军队的禁令)

    (6) 军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先进》

    (7) 民众,徒众

    溥彼韩城, 燕师所完。——《诗·大雅·韩奕》

    师,众也。——《尔雅》

    师锡帝曰。——《书·尧典》

    天子所都曰京师。地下之众者,莫过于水,地上之众者,莫过于人,京大师众也。

    (8) 又如:师锡(众人的意见;舆论)

    (9)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尚书大传》

    (10)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又如:师儒(乡里教人道艺的人);师生关系;师风(老师的风度);师台(对老师的尊称);师保(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师课(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

    (12)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如:师太(对年长尼姑的尊称);师丈(对老僧的尊称);师姑堂(尼姑庵);师婆(巫婆);师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师娘(巫婆);师巫(巫师);师姥(巫婆);师姨(比丘尼。即女僧)

    (13) 长,首领

    甸师,下士二人。——《周礼》

    (14)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5) 首都,京城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16)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宋·  苏轼《石钟山记》

    (17) 又如:工程师;医师;厨师;技师;师工(技工。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师家(师傅门下)

    (18) 乐师;乐官

    师旷鼓琴。——《盐铁论·相刺》

    (19) 又如:师工(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即乐师);师襄(春秋卫国的乐官)

    (20) 学习的榜样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 姓

    动词

    (1) 效法;学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3) 出兵征伐,进军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4)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英文翻译

    teacher, master, speciali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