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

sù zào [su zao]
注音 ㄙㄨˋ ㄗㄠ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塑造 sùzào

(1) 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石油工人的英雄形象
sculpture

(2) 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

塑造佛像
mould;model

引证解释

⒈ 用石膏或泥土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章第三节:“中国从先秦以来就有发达的造型艺术,而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像的输入,也开始塑造佛像。”

⒉ 用文字描写或戏剧舞蹈表演创造人物形象。

秦牧《艺海拾贝·核心》:“塑造人物是表达这种中心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艾芜《谈短篇小说》:“同一社会中,也因时代的不同,塑造的典型人物也应当有所不同。”

塑造的国语词典

利用黏土或人造油土等材料,以按捏、加减、铲削等手法塑成人物或物体的形象。

塑造的网络释义

塑造 (汉语词汇)

  • 塑造,指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
  • 塑造的翻译

    英语: to model, to mold, plastic (arts)​, flexible, to portray (in sculpture or in words)​
    德语: formen, gestalten (V)​
    法语: représenter, camper, modeler

    塑造造句

    小说《林海雪原》塑造了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
    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
    不是我们的原则塑造了生活,而是生活自己在跟我们的原则一同游戏。
    展览馆里的蜡像塑造得栩栩如生,堪称巧夺天工。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品德的塑造是可以从任何年龄段开始的,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内省,然后由内而外,推己及人。
    塑造我多变的性格。
    偶像若塑造自己正面的形象,可以对歌迷产生积极地影响。一味批判追星,不如因势利导,让他们团结起来,把对偶像的喜爱化作对社会的大爱,帮助更多的人。
    美好的爱情总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人生更好的情感。生命里,真的会有那么一种情怀,挥之不去对另一颗心的深深的牵念与眷恋。
    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老木匠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塑造了一个个精美的木雕作品。
    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神塑造你有一个目的,它期待你将恩赐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将军的形象。
    面试的时候自负一点没什么,你越表现的有实力人家越愿意用你。主要看什么职位,要是前台营业的,就塑造自己宣传业务,卖保险理财,揽储能力强的印象,而且服务和业务水平是最好的,不用培训等。如果是客户经理就多看些银行业营销以及大客户营销的书,事先找找客户资源,管他成不成,面试的时候有话说。
    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
    电影《渡江侦察记》塑造了一个侦察英雄的形象。
    大殿里塑造了一尊佛像和八大金刚。
    立足三尺讲台,塑造无悔人生。

    汉字详情

    [s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UBTF
    五行:
    仓颉: TBG
    四角: 8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英文翻译

    model in clay, sculpt; plastics

    方言集汇

    ◎ 粤语:sok3 sou3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sok7 [陆丰腔] sok8 [客英字典] sii5 sok7 zok7 [海陆丰腔] zok7 sok7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东莞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usoh/suh
    zà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FKP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R
    四角: 34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construct, build, make, begin; prep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cou5 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