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围

dī wéi [ di wei]
繁体 堤圍
注音 ㄉ一 ㄨㄟ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堤围 dīwéi

(1) 围在边缘的堤

dike

词语解释

  1. 即堤。沿河或沿海防水的建筑物。如:洪水涌过堤围,把这里的几百亩稻子都淹了。

引证解释

⒈ 即堤。沿河或沿海防水的建筑物。

如:洪水涌过堤围,把这里的几百亩稻子都淹了。

堤围的网络释义

堤围

  • 堤围(堤围)
  • 即堤。沿河或沿海防水的建筑物。如:洪水涌过堤围,把这里的几百亩稻子都淹了。
  • 堤围造句

    保密堤围紧筑,泄密缺口禁开。
    这类洪水洪峰出现前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待流量加大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有迅雷不及掩耳的急促来势,而且洪峰过后水流牵拉力大,堤围崩决事故高发。
    而‘新水’项目将特意让这片堤围泽地积满水,所有的建筑物将完美而适合地浮在涨涨落落的水面上。
    连日暴雨使大水有漫过堤围的危险。
    建设该堤围的主要原因就是堤段受到飞翼船船浪冲刷影响,因此在原有的岸边设立重力式挡土墙,并没有缩窄原有河道。
    各镇区加强了对江海堤围、涵闸、水库等工程巡查防守,特别加强对险库、险堤、险闸等危险工程的检查。
    此外,受局部强降雨影响,粤北山区中小河流暴涨暴落、沿海河流受潮位顶托排泄不畅,堤围容易漫顶溃决,将造成局部地区严重洪涝灾害。
    它在动员群众修筑堤围、筹集资金、防汛抢险、调解水利纠纷等方面,始终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用泵将石膏料浆打到一块用堤围起来的空地中。
    此外,受局部强降雨影响,粤北山区中小河流暴涨暴落、沿海河流受潮位顶托排泄不畅,堤围容易漫顶溃决,造成局部地区严重洪涝灾害。
    有关部门要求对土坝和堤围进行震害预测。
    至堤围崩决时,堤内群众和财物已转移到安全地带。
    通过珠江三角洲工程实践,总结了土工布在堤围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而且广泛应用于新建、维护堤围及航道整治工程中。
    部副总指挥的陈永安赶到后,不采纳其它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关闭人字闸门提高水位观察险情的报告,其后虽全力组织抢险,但为时已晚,合成水闸堤围终于崩决。
    该项目将建立在一片堤围泽地之上,那里是一处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暴雨沉积就会洪水泛滥。
    露天贮存所堤围空地上须设置用不燃物料造成的顶蓬以遮蔽阳光。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FJ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AMO
    四角: 46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

    (2) 同本义

    隄,唐也。——《说文》

    完堤防。——《礼记·月令》

    脩堤梁。——《荀子·王制》

    河堤绕绿水。——唐·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3)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坝);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4) 陶器的底座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淮南子》

    英文翻译

    dike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梅县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客英字典]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宝安腔] ti2 [海陆丰腔] ti2 [东莞腔] ti2
    ◎ 潮州话:d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wéi [wei]
    部首: 335
    笔画: 7
    五笔: LF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QS
    四角: 605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2) 同本义

    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

    围,裹也。——《广雅·释诂四》

    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

    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3)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

    (4) 包围

    秦之围 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

    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

    (5)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

    (6) 防守

    围,守也。——《说文》

    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

    (8) 通“违”。违背;离开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

    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

    名词

    (1)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

    (2) 打猎的围场;围猎

    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

    (3)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

    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

    (4)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

    (5) 区域

    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

    (6)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 。如:四围都是花

    (7) 包围圈

    外围合。——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即撤围。

    (8) 姓

    量词

    (1)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

    (2)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

    英文翻译

    surround, encircle, corral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