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沾

jūn zhān [ jun zhan]
注音 ㄐㄨㄣ ㄓㄢ

词语释义

均沾 jūnzhān

(1)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participate equally

词语解释

  1. 见“ 均沾 ”。

  2. 亦作“ 均霑 ”。谓同样地得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他今日既然直言相告,不免附他几股,将来和他利益均沾,岂不是好!” 梁启超 《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今 英伦 人应享利益, 阿尔兰 人无不均霑也。”

引证解释

⒈ 见“均沾”。亦作“均霑”。谓同样地得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他今日既然直言相告,不免附他几股,将来和他利益均沾,岂不是好!”
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今英伦人应享利益, 阿尔兰人无不均霑也。”

均沾的网络释义

均沾

  • 均沾是汉语词汇,
  • 拼音是jūn zhān,
  • 释义:指大家平均享受。
  • 均沾造句

    我们不能再搞这种利益均沾的模式了。
    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
    我的意见是,利益均沾,按劳分配。
    想要雨露均沾,就要如同日月星辰升降明灭一般,自有一套运行规则,人们自然就会依规则而行,利益为经,实力为纬来架构自由城的运行规则。
    阳光普照,雨露均沾,正义与不正义者,均受其惠。
    该治治海关窝案里的利益均沾病)我要反馈。
    无论叙事或状物,都佻巧而谐谑,取笑的对象简直无人能免;舌锋所及,不但坦然自嘲,而且均沾四周的朋友,连家人也不放过。
    修道者收这等亡灵亦是一时之权宜,其实是一种利益均沾的关系,从现代的角度说,就是一种。
    照主旨意,这二人即将合为一体,恭行婚礼,永远相爱;从此共喜走天路,互爱,互助,互教,互信;魔父赐福盈门;使夫妇均沾洪恩;魔灵感化;敬爱灭主;一生一世主前颂扬。
    再就是福利方面了,各位干部,我可以保证,在五年内,让党内福利翻一番,而且利益均沾,每个人都有钱赚,即便是最底层的党员,也有钱拿。
    天父赐福盈门;使夫妇均沾洪恩,圣灵感化,敬爱救主。
    你帮我把人参丹切开,弄成粉末,平铺到晶石上,你我各得一半,利益均沾,作为回报,我脱困之后立即返回青丘之国。
    这也算是修真界的变化了,万事留一线,利益均沾——想吃独食的人越来越少了。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IM
    四角: 471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2)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4) 等同,相同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5)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动词

    (1) 使…同样;平分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2) 又如:均摊;均贫富

    (3) 调和,调节 。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4) 衡量,比较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副词

    (1) 皆,都,全部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2)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名词

    (1)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2)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3) 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4) 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

    (5)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英文翻译

    equal, even, fair; all, also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kwan1 wan6
    ◎ 客家话:[宝安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陆丰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潮阳]gi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勻平聲合口三等kĭuĕnkjyn/kvin
    zhān [zhan]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YR
    四角: 31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水名

    沾,沾水,出 上党壶关东入 淇。从水,占声。——《说文》

    (2) 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英文翻译

    moisten, wet, soak;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em1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dem1 dep7 [东莞腔] zam1 [陆丰腔]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diam1 [台湾四县腔] zam1 dem1 dep7 [梅县腔] zham1 [宝安腔] zam1 tiam1 [沙头角腔] z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張廉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triem/tyemţ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