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布

jūn bù [ jun bu]
注音 ㄐㄨㄣ ㄅㄨˋ

词语释义

普遍分布。

词语解释

  1. 普遍分布。

    《汉书·董仲舒传》:“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引证解释

⒈ 普遍分布。

《汉书·董仲舒传》:“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均布的网络释义

均布

  • 均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ūn bù,是指普遍分布。
  • 均布造句

    该模型中气体分布器和阳极均布在空间中。
    太谷县各村镇均布满了信仰程度不一、数量不一的妇女佛教信众。
    道岔响应随枕下垂向均布刚度增大而降低。
    采用拱背非均布荷载作用模式,利用理论计算公式结合弹性匀质圆环法对某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管片进行内力计算。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端简支压电梁机电耦合作用在均布载荷下的精确状态方程解。
    目的分析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受力性能,计算其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周边固支等腰梯形板的计算通常都是将其简化成周边固支当量矩形板进行计算。
    为了实现气体均布和优化固体悬浮效果,在浆态床内设置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内部构件。
    双层双曲抛物面网壳结构在均布压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在非均布轮载力作用下,当路面结构的力学计算参数变化时,其力学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机由主机用工作台组成,工作台上表面装有均布的万向轮,用于支承需要磨削棱边的玻璃。
    溅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规整填料上水的均布性,导致脱硫效果的好坏。
    它是利用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顿斜度的喷咀喷出,聚合在一个焦点上。
    该发明提出的立式列管传热设备管外污垢三相流态化在线清洗技术,在壳程底部安装有耐老化、容易弯曲变形的软塑料布气软管,布气软管上开设有均布排列的喷气孔。
    灵活的进气方式和先进的气流均布装置及预收尘装置的设计,使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的工艺布局,处理不同含尘浓度的气体。
    我们采用由两个均匀同心层组成的月球模型,分别对均布表面载荷和均布径向体力求出了弹性力学解。
    其次为使构件破坏时充分发挥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防止弯曲裂缝出现在延伸长度之内,提出了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小板长。
    本文通过对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悬链线组拼无铰拱的分析,利用能量原理,建立了组拼拱的横向稳定屈曲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
    在烘房内还均布有温、湿度计或温、湿度传感器。
    目前,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计算钢筋混凝土周边固支等腰梯形板通常是用经验算法即是把钢筋混凝土等腰梯形板简化成当量矩形板进行计算。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IM
    四角: 471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2)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4) 等同,相同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5)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动词

    (1) 使…同样;平分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2) 又如:均摊;均贫富

    (3) 调和,调节 。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4) 衡量,比较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副词

    (1) 皆,都,全部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2)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名词

    (1)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2)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3) 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4) 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

    (5)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英文翻译

    equal, even, fair; all, also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kwan1 wan6
    ◎ 客家话:[宝安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陆丰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潮阳]gi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勻平聲合口三等kĭuĕnkjyn/kvin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