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

jūn bù [ jun bu]
繁体 軍部
注音 ㄐㄨㄣ ㄅ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1.指军队中的军官。 2.指军队中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词语解释

  1. 指军官。

    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 日本 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 中国 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

  2. 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引证解释

⒈ 指军官。

郭沫若《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日本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 中国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

⒉ 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军部的网络释义

军部

  • 这一制度开始有意识的运用是在1907年(明治40年)制定《帝国国防方针》的时候,它规定国防方针由参谋本部和军令部提出,天皇命令内阁加以研究。而其附件《国防所需兵力》和《帝国军队用兵纲要》也只由军事当局决定。以后即以参谋本部、军令部、陆军省和海军省的部、课长(皆为现役将校)为中心,负责推进旨在加强军力的政治工作和在国外的阴谋活动。而批评他们的人谴责他们为“军阀”,“军人阀”,“武人派”
  • 军部造句

    报告中提到的至少有一名施暴者把它传递给了联军部队。
    在双方的第一次谈判破裂后,望远基地军部就在领导们的指示下,开始在军队里面找人出谋画策起来,为进一步反攻对方做准备。
    你要学会的便是打蛇打七寸,你说我们在军部可以借势的是谁?苗羲云淡淡的说道。
    金次长面无表情的听着,陆军部养了一帮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如果这些简单的办法行之有效的话,山东督军自己就办了,哪还用的着陆军部开会想对策。
    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
    据也门政府方面透露说,爆炸发生时,政府军部队正准备撤离亚丁而前往临近的阿比扬省。
    新修订的共同条令颁发后,全军部队认真组织官兵学习贯彻新条令,加大依法从严治军力度,部队正规化建设呈现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这次参加阅兵式的印度军团中还包括成立于一七六八年印度最古老的陆军部队之一马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军团曾被派往欧洲战场作战。
    他们找到两支卡宾枪,冲上农舍的二层,砸开窗户,朝漫野而来的德军部队开火射击。
    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办公室星期六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联军部队在赫拉特省辛丹德区的单方面行动”。
    有强大的突击力和贯穿力,被新四军军部去定为甲等旅,是三野头等主力师。
    其成果之一,就是英国海军部近年来提出的斜轴式平台。
    陆军部的反对非常固执,而且,军阶愈低的人,反对愈强烈。
    就在李铁到达柏林的第二天晚上,德国空军部的戈林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李铁的住处与李铁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在尤塔帕的秘密司令部里,八目兽机器人是被格里弗斯将军部署在身边的几种高级战斗机器人之一。
    在甄妮家磨蹭了一个中午,戴朴收到军队的通话,说是军部调查处的人到了,在常春花酒店下榻,让他过去一趟。
    既然如此,那就向第十一军军部请援啊!可坏就坏在,战场摆过于宽阔,近年来又在中国战场屡屡遭到的日军中国派遣军,已然是在闹‘兵荒’。
    我军部队为节省时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快端掉了敌人的堡垒。
    上万的盟军部队在诺曼底登陆,拉开了反击日袭击的序幕。
    徐泾镇的医院来源上海解放军部队医院。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bu]
    部首: 212
    笔画: 10
    五笔: UK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NL
    四角: 0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 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2) 同本义

    部,天水狄部。——《说文》

    (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

    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

    (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

    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

    (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

    (8) 部落

    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

    (9) 分类,门类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

    (11) 部分 。如:上部;南部

    (12) 单位 。如:编辑部;批发部

    (13) 军队领导机构 。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

    动词

    (1) 统率

    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

    (3) 安排,布置

    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

    (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

    (5) 管辖 。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

    量词

    (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

    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英文翻译

    part, division,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6 [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陆丰腔] pu1 [台湾四县腔] pu5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客英字典] p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簿裴古上聲開口一等box/buubʰ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