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

shèng xián [ sheng xian]
繁体 聖賢
注音 ㄕㄥˋ ㄒ一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圣贤 shèngxián

(1)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sage

词语解释

  1. 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

    《易·鼎》:“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吾子不以 愈 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清 秋瑾 《同胞苦》歌:“手提白刃觅民贼,捨身救民是圣贤。”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一向没遇到过像 曹先生 这样的人,所以他把这个人看成圣贤。”

  2. 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然 莱公 非赖 章圣 渊谋神断,先发於中,而独以倚成,又何以施其力哉?圣贤相济,呜呼盛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圣贤相遭,君臣契合,足令千载下感激欲涕也。”

  3. 泛称神、仙、佛、菩萨等。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生如灭理皆明,无相无为法不二,圣贤 弥勒 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明 沉鲸 《双珠记·真武灵应》:“空中果有圣贤,猛可地威灵宣现,云霄旋转,推移路一千。”《天地会诗歌选·<八拜歌>之二》:“五拜五祖为尊长,六拜六祖六圣贤。”

  4. 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九醖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宋 苏辙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三:“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 金 麻革 《题李氏寓酒轩》:“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 清 钱谦益 《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请从酒国徵谱牒,为尔罗缕辨圣贤。” 清 方文 《饮梅周文秋庄》诗之二:“有酒频斟酌,何论圣与贤。”参见“ 圣人 ”。

引证解释

⒈ 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

《易·鼎》:“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唐韩愈《重答张籍书》:“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清秋瑾《同胞苦》歌:“手提白刃觅民贼,捨身救民是圣贤。”
老舍《骆驼祥子》七:“他一向没遇到过像曹先生这样的人,所以他把这个人看成圣贤。”

⒉ 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宋王得臣《麈史·国政》:“然莱公非赖章圣渊谋神断,先发於中,而独以倚成,又何以施其力哉?圣贤相济,呜呼盛矣!”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圣贤相遭,君臣契合,足令千载下感激欲涕也。”

⒊ 泛称神、仙、佛、菩萨等。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生如灭理皆明,无相无为法不二,圣贤弥勒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记。”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
明沉鲸《双珠记·真武灵应》:“空中果有圣贤,猛可地威灵宣现,云霄旋转,推移路一千。”
《天地会诗歌选·<八拜歌>之二》:“五拜五祖为尊长,六拜六祖六圣贤。”

⒋ 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参见“圣人”。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九醖备圣贤,八珍穷水陆。”
宋苏辙《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三:“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
金麻革《题李氏寓酒轩》:“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
清钱谦益《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请从酒国徵谱牒,为尔罗缕辨圣贤。”
清方文《饮梅周文秋庄》诗之二:“有酒频斟酌,何论圣与贤。”

圣贤的国语词典

圣人与贤人。

圣贤的网络释义

圣贤

  • 在儒学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圣贤即是圣人与贤人的合称,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通常是指被认为实践了儒学生命价值观的贡献历史和社会的人物。“圣贤”的地位其实是由历代学者通过史书和官方祭祀制度确认的,而非个人的认同。
  • 如:"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圣贤造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
    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传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位未卜先知的圣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他又年轻,有点错是难免的。
    历代圣贤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而永为万流景仰。
    你想走无始大帝的路吗?举世皆敌啊,打败所有王者,力压一切体质,一路战到圣贤去,打进大帝境界辰东。
    英姿焕发,神情中也是散发一种圣贤之气,说他是暴君,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战国七雄之一的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战败以后,勾践想励精图治,寻求圣贤之士来治理国家,以发展生产,提高军事实力。
    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立齐家志,存忠孝心。
    法治道德需要大众化和非圣贤化。
    读你需要的书,读你喜欢的书,读圣贤之书,天长日久,滴水石穿,你的书卷之气会不请自来。
    文昌的唱词,全是《尚书》、《诗经》、《论语》等经典中赞美上古圣贤帝王的文德武功。
    十年寒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悬梁刺股是中国才有的黑色励志幽默。
    但有总比没有好;另一部份人认为不去救,因为圣贤派现在已经被蛀虫弄空,已成朽木不可雕也,去救是浪费中兴圣教的物力和财力,圣贤派被灭是迟早的事。
    圣贤说,世间唯学识之最,可修真世界的天地,唯强者不败!耳根。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圣贤之言可以引路。会乃不走路,只效圣贤言,便当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荡荡周行道上,鲜见其人也。
    当今世界要造就一个圣贤比古希腊时期造就希腊七贤还要费劲。当今世界对付某一个人所花的精力物力要比过去对付整整一个民族所花的精力物力还要大。
    在学者和诗人之间伸展着一片绿野?如果学者穿走过去,他就成个圣贤;如果诗人穿走过来,他就成个先知。

    汉字详情

    shèng [sheng]
    部首: 334
    笔画: 5
    五笔: C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G
    四角: 77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名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英文翻译

    holy, sacr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骨入聲合口一等kʰuətkhuot/quot
    xián [xia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JC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EBO
    四角: 27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名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动词

    (1) 胜过,超过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英文翻译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