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爰稼穑

tǔ yuán jià sè [tu yuan jia se]

词语释义

形容五行中土的特性。指土具有载物、生化、收成的特性。

汉字详情

[tu]
部首: 334
笔画: 3
五笔: FF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禹敷土。——《书·禹贡》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土粉(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坷拉(土块);土山(泥土堆积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堡(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土堰(土筑成的拦水坝);土阶茅屋(谓居住俭朴)。又指炼金术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4) 土地

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土工(从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土宇(土地住宅);土田(土地田畴);土功(治水土的工程);土作(土木工程);土薄(土地硗薄);守土有责;土公(土地神)

(6) 尘土 。如:土雨(飞扬的尘土);他鞋上都是土

(7) 领土,国土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北土禾平。——《资治通鉴》

能守其土。——宋· 苏洵《六国论》

守土吏或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土疆(领土);土境(领土,国土)

(9) 乡土,居处。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地、居住地或国籍地 。如:故土;土棍(地方上的无赖、地痞);土团(乡里的自卫组织);土豪(乡里仗势欺人的人);土风(乡土歌谣);土思(思念故乡);土宇(乡土和屋宅)

(10) 坟墓 。如:土眼(坟);土中人(坟中人);土中宅(坟墓);土骨堆(坟)

(11) 烟土,粗制的鸦片 。如:土栈(贩运、囤积鸦片烟的商行);运土

(12) 平原,平地 。如:土国(地处平原的国家)

(13) 田

土,田也。——《尔雅》。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田为已耕之土。对文则别,散则通也。

(14) 中医学上指脾

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儒林外史》

(15) 土地神。后作“社”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16)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17) 姓

形容词

(1) 本地的;本国的;地方的 。如: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帮(当地人结成的团伙);土货(本地出产的货品);土酥(本地产的酒);土音(本地语音);土兵(地方兵)

(2) 指民间延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区别于“洋”)。如:土栈(经营土特产品的商行);土造,土制(土法制造);土法;土纸

(3) 属于或关于普通语言的 。如:土白(土话;方言);欧洲的几种土语

(4) 俗气的,不合潮流的。如:土头土脑;土里土气的

动词

(1) 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土,犹度也。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2) 吐

土,泻也。——《广雅》。王念孙疏证:土之为言吐也。

英文翻译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u3 [陆丰腔] tu3 [梅县腔] tu3 [东莞腔] tu3 [客英字典] tu3 [宝安腔] tu3 [沙头角腔] tu3 [台湾四县腔] tu3 tu2 [海陆丰腔] tu3 tu2
◎ 潮州话:tou2(th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魯上聲開口一等tʰuthox/thuu
yuán [yuan]
部首: 445
笔画: 9
五笔: EFTC
仓颉: BMKE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相援引,中间一画表示瑗玉。本义:引,援引)

(2) 同本义。也作“援”

绵诸乞爰。——《史记》

(3) 曰;称为

土爰称穑。——《书·洪范》

(4) 改易;更换

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5) 又如:爰颁(另行颁布);爰田(变更旧日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爰居(迁居)

介词

于;从

爰兹发迹,断蛇奋旅。——《汉书》

连词

于是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魏风·硕鼠》

英文翻译

lead on to; therefore, the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wun4
◎ 客家话:[宝安腔] jen1 j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2 r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客英字典] j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雨元元合平聲合口三等yan/hvanĭwɐn
jià [jia]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PEY
五行:
吉凶:
仓颉: HDJMO
四角: 239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2) 同本义

不稼不穑。——《诗·魏风·伐檀》

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山海经·大荒南经》

宜稼于田。——《仪礼·少牢礼》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稼桑(栽种桑树的一种方法。即斩下桑的枝叶而加以种植);稼事(农田耕种的事物);稼政(修封疆、开沟洫、教民种植五谷等事);稼器(农具)

(4) 从事农业生产

好稼者众矣。——《荀子·解蔽》

名词

(1) 禾所结的果实

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说文》。朱骏声曰:“在野曰稼。”

九月筑城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简稼器。——《周礼·遂大夫》

(2) 谷物;庄稼

稼生于野,而藏于仓。——《吕氏春秋》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 王维《宿郑州》

伤稼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亩之稼。——宋· 沈括《梦溪笔谈》

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清· 郑燮《喜雨》

英文翻译

sow grain; sheaves of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台湾四县腔] ga5 [宝安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梅县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rah/keahka
[se]
部首: 505
笔画: 16
五笔: TFUK
五行:
仓颉: HDGCW
四角: 249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啬( )声。声符有表意作用,见前。本义:收获谷物)

(2) 同本义

穑,谷可收曰穑。——《说文》。按,穑即啬之后出字。

土爰稼穑。——《书·洪范》。王肃注:“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3) 又如:穑民(农民);穑地(农田);穑臣(古代称管理农事的大臣);穑督(谓督导农事);穑养(谓退隐务农)

(4) 通“啬”。节俭;爱惜

贬食省用,务穑劝分。——《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杜预注:“穑,俭也。”

大国省穑而用之。——《左传·昭公元年》。注:“爱也。”

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墨子·兼爱中》

(5) 通“啬”。互相钩连

树以荆棘,上相穑著者,所以为固也。——《管子·度地》

名词

(1) 收获的谷物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小雅·信南山》

(2) 谷类植物的穗

所艺禾穑特大。——《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凡苗吐穑之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天工开物》

英文翻译

farm, harvest grain; stingy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