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

tú shū shì [ tu shu shi]
繁体 圖書室
注音 ㄊㄨˊ ㄕㄨ ㄕ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图书室 túshūshì

(1) 保管或管理藏图书的一间房子或几间房子

library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library] 保管或管理藏图书的一间房子或几间房子 túshūshì 保管或管理藏图书的一间房子或几间房子

图书室的国语词典

收藏各种图书资料,并可供人阅览、研读的场所。

图书室的网络释义

图书室

  • 图书室,汉语词语,读作“túshūshì”,指保管或管理藏图书的房子。对人读书方面有益处。
  • 图书室造句

    想不到这小小图书室,各类工具书一应俱全,使用起来很方便。
    教授回忆说,他祖父藏书丰富的图书室使他孩童时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孝义变化很大,一条条柏油马路变多了,也变宽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建的教学楼内更宽敞明亮了,电脑室,舞蹈室,图书室应有尽有。孝义风光迷人,变化很大,物产丰富。相信他的明天会更好。
    图书室的方老师接待读者热情而周到。
    校长朱文玉告诉记者,学校虽然也有图书室,但是图书大都非常破旧,这批新书送来之后,他一定要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多看书。
    公寓里有大型私人酒窖,多媒体学习室,仿制手袋,台球室,内嵌式咖啡机和图书室。
    村里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拥有图书上万册,购置了乒乓球、康乐球等活动设备。
    其他的全部送给了英文系图书室。
    结构之教学大楼及地下二层、地上六层之图书馆大楼,内为供学员使用之实验室、解剖室、教室及图书室等。
    成都市棕北中学本着“教育育人”的理念,实现了“开放图书室”的真正“开放”。
    闲暇时,官兵们不但可以在卡拉室、体育活动室、游艺室、图书室放松心情,还能到沙滩足球场、排球场一展身手。
    宅内还有一间宽敞镶板图书室,配有内置式书柜和一个壁炉。
    不过,克雷杰夫人博学多闻,她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伏尔泰及其他法国大师的全集。
    图书室的建立,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记者在新兴县图书馆粉色系布置风格的少年儿童图书室里看到,一米多高的图书架上整齐地摆满了色彩缤纷的儿童读物。
    该别墅范围内有一个菜园,有音乐室和图书室通向游廊,人们在游廊上可饮用午茶。
    马车又适时地到达董贝先生的公馆;在图书室里又响起七嘴八舌的一片声音。
    一好像没听说哪个中学向学生开放了读书室,实际上,大多学校有图书室,但大多是向学生紧闭大门,其功用,那就是应付上头检查的,或摆摆门面,有利于招生的。
    社区图书室毕竟不是大型图书馆,书的种类不需要太全,应该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需求来决定图书室里摆放什么书。
    但恳请您允许我继续住在图书室,那些珍贵的书籍是我一身的良伴。

    汉字详情

    [t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T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HEY
    四角: 6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词

    (1)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英文翻译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dou5(tôu) tu5(thû)

    宋本广韵

    shū [sh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NNH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DS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聿,者声。聿( ),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4) 画

    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名词

    (1)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凡载籍谓之书。——《正字通》

    申子、 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史记·礼书》李隐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采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3) 信件,信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4)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信);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5) 奏章;文书,文件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7) 字体,字形 。如: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8) 书法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学书费纸,犹胜饮酒费钱。——欧阳修《学书费纸》

    (9) 又如:楷书;隶书;书判(判别书法与文章的优劣);书圣(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书意(书法的神髓);书品(评论书法优劣的书;书法的风格造诣);书格(书法的风格)

    (10) 《尚书》的简称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清· 刘开《问说》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文字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李贺《感讽》

    (12) 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3) 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礼记》。孙希旦集解:书、计,即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也。

    (14) 古代皇帝的诏书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无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汉书》

    (15) 说书,曲艺的一种 。如:书寓;听书

    (16)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17) 姓

    英文翻译

    book, letter, document; writ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宋本广韵

    shì [shi]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GC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IG
    四角: 3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2)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室,实也。——《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易·系辞》传

    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说文系传》

    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礼记·曲礼上》疏

    入室又弗见也。——《礼记·问丧》

    (3) 又如:室间(室内);室庑(居室);室温(室内温度);室隅(室内角落);登堂入室;室匣(内室中贮藏衣物的柜)

    (4) 房屋;房间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室家(居所,住宅;夫妇所居为室,一门之内为家;妻子);室宇(房舍;屋宇);室宅(房舍住宅);室事(建房用材);室制(宫殿、屋宇的规模样式);室舍(房屋;住所);室第(住宅);室闾(房舍);室庐(居室,房舍)

    (6) 家

    室人交遍谪我。——《诗·邶风·北门》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唐· 杜甫《石壕吏》

    (7) 又如:室老(家相,家臣中的长者);室族(家族);室祭(家祭);室人(家中的人);室怒市色(生家中人的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谓迁怒于人)

    (8) 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 。如:办公室;研究室;手术室;收发室

    (9) 指妻子

    三十曰壮,有室。——《礼记·曲礼上》

    (10) 又如:室妾(妻妾);室氏(妻子);正室;侧室

    (11) 墓穴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诗·唐风·葛生》

    (12) 刀剑的鞘 :与刀刃、猎刀或者其它器械紧密配合的护套

    拔剑,剑长操其室。——《战国策·燕策》

    (13) 家人;家族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14) 家产;家财

    四分公室,季氏择二。——《左传·昭公五年》

    (15) 姓

    动词

    (1) 娶妻;成家

    丈夫二十而室,妇女十五而嫁。——《韩非子》

    (2) 男女同房,交媾

    王氏陷贼中,贼欲逼室之, 王氏骂贼,贼怒,遂支解之。——《金史》

    英文翻译

    room, home, house, cha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sii3) [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沙头角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shi3)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sjitɕ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