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聚

tún jù [ tun ju]
注音 ㄊㄨㄣˊ ㄐㄨˋ

词语释义

囤聚 túnjù

(1) 储存聚集(货物)

store (good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tore (goods)] 储存聚集(货物) 释义1.储存聚集(货物) 2.另见dùn音多音1.tún 储存 2.dùn 用竹篾、荆条、稻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器具

囤聚的国语词典

储存聚集。

如:「他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全部囤聚在一个房间里。」

囤聚的网络释义

囤聚

  • 囤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ún dùn,是指用竹篾、荆条、稻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器具。
  • 囤聚造句

    至于自己,则担任了两个匠铺的掌柜职务,主要负责监督兵器打造,为项家囤聚兵器,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此后便没了他的消息,昆仑因此元气大伤囤聚昆仑。
    还不是为了一家人能囤聚,但如今你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障,你说你这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所以啊,听我一句劝,安安心心呆在部落,实力上来了再图以后不迟。
    人无声,马衔环,五千黑甲精骑悄无声息地来到一个巨大的秦军营地前面,那里囤聚着两万秦军甲士,在这个早上五点左右睡得正酣。
    这种元素囤聚形成的火种,沸点不高,杂质也最多,也是最容易吞噬的火种。
    据说打的并不热闹,双方都囤聚了重兵,一直都在互相对峙着,只发生过几次小冲突,看样子,魔族和兽人族那边还不敢轻易动手。
    这可是一笔非常庞大钱粮物资啊,隋室囤聚在晋阳宫多年,准备应对北方突厥的成果,竟一下子全便宜了李渊。
    主公啊,据某所知,孔融靠着打击豪强的手段,聚敛了不少粮草,然后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了管帅,剩余的尽数囤聚在朱虚县。
    “阳池”这个名字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而经常按摩身上的阳池穴,也可以帮助暖身。
    七省之中互相的边界上也囤聚了兵力,可以酌情将部分兵力量转移到前线,加强和敌省交界处的兵力,而淡化占领区内部边界的防守。
    据小弟派人打探所知,南阳郡殷富,户口百万,袁术囤聚兵马二十万有余。

    汉字详情

    dùn,tún [dun,tun]
    部首: 335
    笔画: 7
    五笔: LGBN
    五行:
    仓颉: WPU
    四角: 60717

    详细解释

    dùn

    名词

    (1) 用竹篾垫子或荆条编织物或用席子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围栏 。如:粮食囤

    (2) 用木栅围成,填以土石,作堤防或防御工事之用

    缘河堤埽,止用蒲绳泥草,不能持久。宜编木为囤,填石其中,则水可杀,堤可固。——《明史》

    (3) 另见 tún

    tún

    动词

    (1) (形声。从囗( wéi),屯声。囗表示一个范围 ①( dùn)本义:储存粮食的器物 ②引申义:储存) 积存。储存

    囤,屯也,屯聚之也。——《释名·释宫室》

    (2) 又如:囤塌(积存;囤积);囤货;囤粮;囤户(囤货以牟利的人家)

    (3) 另见 dùn

    英文翻译

    grain basket, bin for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deon6 tyun4
    ◎ 客家话:[陆丰腔] dun3 [梅县腔] tun1 tun3 tun5 [台湾四县腔] dun3 tun2 [客英字典] dun3 tun2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dun3 tun2 [宝安腔] dun3 (tun2) [海陆丰腔] dun3 tun2
    ◎ 潮州话:dung1(tung) tung5(th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損上聲合口一等duonx/duoondʰuən
    [ju]
    部首: 605
    笔画: 14
    五笔: BCT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EHH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慈庾上聲合口三等zyox/dziuudz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