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互助

tuán jié hù zhù [tuan jie hu zhu]

词语释义

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团结互助造句

班集体这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使我感到非常温暖。
只要我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想在运动场上感受一回奥运精神。在横街学校里,这次的运动是同学们展现自我风采的好时机,同时也能在校运动会上充分感受到同学们那份团结互助的精神。
街坊邻里要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
我有关于有关的文章,是不是团结互助,共建和谐校园。
蚂蚁虽小,但是心里却时时想着别人,有好东西能够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比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向小蚂蚁学点什么吗?
在加上当时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
出入职场要规划,找对方向寻机遇,精益求精干工作,实现自我创价值,适当表现要露头,团结互助不能丢,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适当跳槽不做跳骚,薪水才会越长越高,前途才会越来越好。
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关心集体,团结互助。
生活不论物质,心里满足就会觉得幸福;艰难不论多少,团结互助就能成功过度;前途不论坎坷,同心携手就能勇往直前,只要团结互助,一切沟壑都能变坦途。
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
是军训,让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军训,让我们懂得团结互助;是军训,开启了我们辉煌的青春。
团结互助、和谐共勉、严谨求真、拼搏奋进!
科学发展写传奇,文明建设创佳绩。朴素节俭新风尚,摒弃奢侈除陋习。团结互助结友谊,和谐社会好风气。民族复兴添动力,神州奏响奋进曲!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一个工作团队,必需相互支持彼此信任,更需团结互助共度难关,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走得更远。孤军奋战只会影响士气,使自己停滞不前难以跨越难关。
长征精神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观察完回到教室,芍药那积极向上、团结互助、互相谦让的影子总在我的头脑中闪现。
伸出爱心之手,团结互助献真情;说出文明话语,道德礼仪共前行;走出绿色节能,低碳生活伴你行;倡导和谐文明,美好明天大步前行!

汉字详情

tuán [tuan]
部首: 335
笔画: 6
五笔: LF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DH
四角: 60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专声。本义:圆)

(2) 同本义

团,圆也。——《说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文选·班婕妤·怨歌行》

(3) 又如: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多用于帝王宫内,又称宫扇);团领(圆领);团栾(形容圆的样子);团茅(团苞,团焦。圆形草屋);团城(北京故宫西北、北海南门口的圆形围城)

(4) 有点圆 。如:团脸

动词

(1) 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 。如:团搦(团弄,摆弄);团掿(摆弄);团纸团儿;团药丸

(2) 围绕 。如:团团转

(3) 聚集,集合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又如:团书(通知聚会的请柬)

(5) 估量;猜度 。如:团量(估量)

(6) 分不开;聚合在一起

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宋· 石孝友《南歌子》

(7) 又如:团体(组织起来,团结为一体)

(8) 调理,解决 。如:团弄(处理,解决)

名词

(1) 泛指球形或圆形的物品。如:汤团;麻团;团子;菜团

(2)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如:工作团;剧团;参观团;团行(宋代行会组织);团防,团防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反动地主武装的指挥机关)

(3) 由若干个营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 。如:第一团

(4) 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如:团中央

(5) 团练

谢庄办团。——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保戒团众。

量词

结成一团的东西。如:一团乱麻;一团毛线

名词

团子 米或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唐· 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英文翻译

sphere, ball, circle; mass, lump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宋本广韵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

[h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X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VN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是一种绞绳用的工具。本义:绞绳用的工具)

(2) 同本义

段玉裁注:“今绞绳者尚有此器。从竹,象形,谓其物象工字;中象人手推握也。”

(3) 差错

各有乘互。——陆法言《切韵序》

(4) 古代挂肉的木架

共其牛牲之互。——《周礼·牛人》。郑玄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置互摆牲。——《文选·张衡·西京赋》

(5) 门,巷门 。如:闾互(闾里巷门)

(6) 甲壳动物的总称 。如:互物(指有甲壳动物的总称)

副词

(1) 交替;相互

互,交互。——《字汇》

胡笳互动。——李陵《答苏武书》

以参互考日成。——《周礼·司会》

宗族盘互。——《汉书·刘向传》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互芬齿颊。——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体面互见。——蔡元培《图画》

更互用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互易(法律名词。即当事人双方约定互相移转金钱以外财产权的契约。古代以物易物,便是互易);互保(互相保证);互训(两个同义词彼此互相解释);互结(人民对官署,须具两个人或两家以上的店铺互相保证的信约)

动词

交接

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书·尧典》

英文翻译

mutually, reciproc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东莞腔] fu5 [客英字典] fu1 [海陆丰腔] fu5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台湾四县腔] fu5 fu1 [沙头角腔] fu1 [宝安腔] fu1
◎ 潮州话:hu5 hu6 (hû h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誤去聲開口一等ghoh/huhɣu
zhù,chú [zhu,chu]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EG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KS
四角: 74127

详细解释

chú

动词

(1) 同“锄”。除去

颜不疑归,而师 董梧,以助其色。——《庄子》

(2) 另见 zhù

zhù

动词

(1) (形声。从力,且( )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2)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助,左也。——《说文》

助,佐也。——《小尔雅》

非助我者也。——《论语》。孔注:“犹益也。”

九一而助。——《孟子》

助天为虐者,不祥。——《国语·越语下》

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助胆(帮助壮胆);互助(互相帮助);扶助(帮助);资助(用财物帮助);助力(帮助;援助)

(4) 辅助

射夫即同,助我举柴。——《诗·小雅》

(5) 又如:助化(辅助教化);助葬(佐助他人发丧送葬);助研(助理研究员的简称)

(6) 增添;增加

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史记》

(7) 又如:助哭(旧俗,客来灵前吊丧,丧主命人号哭以助哀,谓之助哭)

(8) 另见 chú

英文翻译

help, aid, as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z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6 [梅县腔] ze5 [沙头角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co5 [台湾四县腔] cu5 [宝安腔] cu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o4 [东莞腔] cu5 [陆丰腔] cih5
◎ 潮州话:zo6 (ts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牀據去聲開口三等dʒʰĭozrioh/dr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