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
词语释义
团练
(1) 从宋至民国初年的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武装组织
(2) 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
(3) 由群众组织的自卫团体
词语解释
组织、训练。
唐 陆贽 《诛李希烈后原宥淮西将吏并授陈仙奇节度诏》:“应被 希烈 差点兵马及团练子弟,并即放散。”《旧唐书·李石传》:“ 福 ( 李福 )团练乡兵,屯集要路,贼不敢犯。”《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乐毅 知得 齐 兵出城下寨,遂团练兵卒,合 秦 、 魏 、 韩 、 赵 四国兵百万,屯於 济 西下寨。”
宋 代至 民国 初年,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称团练。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诸军团练,以五人为伍,伍有长;五伍为甲,甲有正;四甲为队,五队为部,皆有二将;五部为军,有正副统帅。”
团练的头目。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尔,即不曾嫁他官家。”《水浒传》第三十回:“眼见得是 张团练 替 蒋门神 报仇,买嘱 张都监 ,却设出这条计策陷害 武松 。” 清 王韬 《洋务上》:“治民先在简择牧令,练兵先在整顿团练。”
引证解释
⒈ 组织、训练。
引唐陆贽《诛李希烈后原宥淮西将吏并授陈仙奇节度诏》:“应被希烈差点兵马及团练子弟,并即放散。”
《旧唐书·李石传》:“福(李福 )团练乡兵,屯集要路,贼不敢犯。”
《七国春秋平话》卷上:“乐毅知得齐兵出城下寨,遂团练兵卒,合秦、魏、韩、赵四国兵百万,屯於济西下寨。”
⒉ 宋代至民国初年,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称团练。
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诸军团练,以五人为伍,伍有长;五伍为甲,甲有正;四甲为队,五队为部,皆有二将;五部为军,有正副统帅。”
⒊ 团练的头目。
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尔,即不曾嫁他官家。”
《水浒传》第三十回:“眼见得是张团练替蒋门神报仇,买嘱张都监,却设出这条计策陷害武松。”
清王韬《洋务上》:“治民先在简择牧令,练兵先在整顿团练。”
团练的国语词典
除正规军外,于地方上挑选壮丁聚集,用兵法教练,以保卫地方,称为「团练」。
团练的网络释义
团练
团练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专声。本义:圆)(2) 同本义
团,圆也。——《说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文选·班婕妤·怨歌行》
(3) 又如: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多用于帝王宫内,又称宫扇);团领(圆领);团栾(形容圆的样子);团茅(团苞,团焦。圆形草屋);团城(北京故宫西北、北海南门口的圆形围城)
(4) 有点圆 。如:团脸
动词
(1) 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 。如:团搦(团弄,摆弄);团掿(摆弄);团纸团儿;团药丸
(2) 围绕 。如:团团转
(3) 聚集,集合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又如:团书(通知聚会的请柬)
(5) 估量;猜度 。如:团量(估量)
(6) 分不开;聚合在一起
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宋· 石孝友《南歌子》
(7) 又如:团体(组织起来,团结为一体)
(8) 调理,解决 。如:团弄(处理,解决)
名词
(1) 泛指球形或圆形的物品。如:汤团;麻团;团子;菜团
(2)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如:工作团;剧团;参观团;团行(宋代行会组织);团防,团防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反动地主武装的指挥机关)
(3) 由若干个营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 。如:第一团
(4) 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如:团中央
(5) 团练
谢庄办团。——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保戒团众。
量词
结成一团的东西。如:一团乱麻;一团毛线
名词
团子 米或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唐· 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柬声。本义: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2) 同本义
练,湅缯也。——《说文》
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煖。——《墨子·辞过》
凡染,春暴练。——《周礼·染人》
主练染,作采色。——《后汉书》
(3) 又如:练丝(未染色的熟丝)
(4) 练习;操演
练之禾定。——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又如:练阅(训练检阅);练句(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也作炼句);练字(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也作炼字)
(6) 漂洗;洗涤 。如:练衲(漂染过的僧衣);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即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7) 熔炼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又如:练丹(炼丹)
(9) 通“拣”。选择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礼记·月令》。又如:练日(选择日期);练材(精选的优质材料);练择(精选)
(10) 染
白纱入缁,不练自黑。——王充《论衡》
(11) 又如:练肆(染坊)
(12) 通“柬”。选择
既不能昭练贤鄙。——《潜夫论·本政》
名词
(1) 洁白的熟绢
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左传·襄公三年》
文绣素练。——《墨子·节葬下》
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远望京邑》
(2) 又如:江白如练;练文(形容澄澈的波纹。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3) 古代祭名。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
鲁大夫练而床,礼邪?——《荀子·子道》
(4) 又如:练主(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藏于祖庙以供奏祀);练冠(丧祭所戴的冠);练衣(丧祭时所穿的衣)
(5) 水名 。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
(6) 通“链”。链子
如锁上练。——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姓
形容词
(1) 白,素色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墨。——《淮南子·说林训》
(2) 又如:练巾(白色的头巾);练衣(白色布衣);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3) 引申为经验多,精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4) 又如:干练(又有才能又有经验);练才(文才练达);练甲(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