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哳

zhāo zhā [zhao zha]
注音 ㄓㄠ ㄓㄚ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嘲哳 zhāozhā

(1) 象声词,形容声音杂乱

呕哑嘲哳。——·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twitter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乐器声或歌声嘈杂。

⒉ 形容鸟鸣声嘈杂。

宋梅尧臣《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小苑芳菲花鬭蕊,华堂嘲哳燕争窠。”

⒊ 形容说话声音含糊不清。

宋郭彖《睽车志》卷五:“其人释柂而駡,语音嘲哳不可晓。”

嘲哳的国语词典

细碎、吵杂的声音。

嘲哳的网络释义

嘲哳

  • 形容乐器声或歌声嘈杂,形容鸟鸣声嘈杂,或形容说话声音含糊不清。
  • 嘲哳的翻译

    英语: (onom.)​ twitter, twittering sound

    嘲哳造句

    这个时代专门的作曲家还停留在呕哑嘲哳的年代,那军乐就更是山歌村笛没法听了。
    远远传来细微的歌声,虽然声音很轻,但是仔细听一听,还是能够听出这歌声五音不全,呕哑嘲哳,奇怪难听至极。
    陶子云站起身,依照书里说的,演奏起《乐经》里的一首歌曲,他自己听了,虽然还是感觉呕哑嘲哳难为听,但是比起在前世时的演奏,却是进步了不少。
    声带也略有恢复,只是昔日婉转清脆的歌喉,却是完全毁了,发出的声音嘶哑嘲哳,像弹一尊破损的琵琶。
    不多久,那呕哑嘲哳的琴声便在茅舍前响了起来。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赵高的话,隐隐蕴含一股强大的内力,惊起林中飞鸟无数,呕哑嘲哳,冥冥飞鸿。
    苍茫夜色中间或传来一两声食尸鸟的叫声,那凄厉嘲哳和城下横七竖八的尸体交错在一起显得格外瘆人。
    一曲嘲哳,唱得好坏也罢,人恨我痴儿便恨吧。

    汉字详情

    cháo,zhāo [chao,zhao]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FJE
    五行:
    仓颉: RJJB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交平聲開口二等trau/teauţau
    zhā [zha]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RRH
    五行:
    仓颉: RQH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啁哳”( zhāozhā):形容声音烦杂细碎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鎋黠開入聲開口二等ţattrat/t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