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ㄗ ㄗ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象声词。
词语解释
象声词。
管桦 《烙饼》:“待客的饼,已经在锅里嗞嗞响。” 碧野 《水电城风貌》:“高山之巅,深谷之中,有一种嗞嗞的音响。”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引管桦《烙饼》:“待客的饼,已经在锅里嗞嗞响。”
碧野《水电城风貌》:“高山之巅,深谷之中,有一种嗞嗞的音响。”
嗞嗞的网络释义
嗞嗞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兹声。本义:叹声)
(2) 同本义
嗞,嗟也。——《说文》
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 司马空!”——《战国策·秦策》
(3) 又如:嗞咄(嗟叹声);嗞啦(形容刺耳的声音)
(4) 露牙
我便说特来与你做媒。你倒嗞了这张嘴,说道:“姑娘,莫不是爹爹说王嗞。”——元· 柯丹邱《荆钗记》
(5) 又如:嗞嘴(咧着嘴)
(6) 象声词。如:嗞嗞(一种细尖响声)
英文翻译
to consult about, to plan; to report in writing to an equal; a desp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海陆丰腔] zih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海陆丰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兹 | 子之 | 精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i/zio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兹声。本义:叹声)
(2) 同本义
嗞,嗟也。——《说文》
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 司马空!”——《战国策·秦策》
(3) 又如:嗞咄(嗟叹声);嗞啦(形容刺耳的声音)
(4) 露牙
我便说特来与你做媒。你倒嗞了这张嘴,说道:“姑娘,莫不是爹爹说王嗞。”——元· 柯丹邱《荆钗记》
(5) 又如:嗞嘴(咧着嘴)
(6) 象声词。如:嗞嗞(一种细尖响声)
英文翻译
to consult about, to plan; to report in writing to an equal; a desp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海陆丰腔] zih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海陆丰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兹 | 子之 | 精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i/z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