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
词语释义
哪个
(1) 所指事物中的哪一个
(2) 哪个人;谁
词语解释
亦作“ 那箇 ”。谁;哪一个。用于反问的语气,意在否定。
《西游补》第八回:“ 大圣 差了,生死关头在你手里,又怕那箇哩?” 杨朔 《鸭绿江南北》:“我们的铁路援朝大队又哪个不是抱着这种忘我的精神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那箇”。谁;哪一个。用于反问的语气,意在否定。
引《西游补》第八回:“大圣差了,生死关头在你手里,又怕那箇哩?”
杨朔《鸭绿江南北》:“我们的铁路援朝大队又哪个不是抱着这种忘我的精神呢?”
哪个的网络释义
哪个
哪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ǎ
代词
(1) (形声。从口,那声。本义:表疑问的词)
(2) 表示疑问,要求在同类事物中加以确指 。如:哪间房是你的?哪一年的事?
(3) 表示任何一个 。如:生、旦、净、末,哪一门也有很多专家;无论哪一处名湖胜景,都比不过这处
(4) 用于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一个 。如:指哪打哪
副词
(1) 用于反问,表示肯定、否定或加强语气
哪得自任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恨恨哪可论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又不是你的东西,哪能随便拿
(3) 另见
na
语气词
(1) “啊”的变体 。表示惊叹、警诫或停顿。也作“那”、“嗱”
那,语助。或从口,从奈。——《集韵》
(2) 又如:心里该有多甜哪!你要留神哪!看哪,禾苗长得多壮
(3) 另见
něi
代词
(1) “哪一”两字的连续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 。如:哪棵树?;哪帮人?
(2) 另见
né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a2 na1 [宝安腔] la3 | la2 [客英字典] no2 [东莞腔] la3 [客语拼音字汇] na2 na3 [台湾四县腔] no2 na3 [沙头角腔] la5 [海陆丰腔] no2 na3
◎ 潮州话:na2(náⁿ) na1(n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橠 | 奴可 | 泥 | 歌 | 上聲 | 哿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nax/naa |
详细解释
gě
(2) ——用于“自个儿”(
)(3) 另见
gè
量词
(1) 通用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
个,枚也。——《集韵》
俎释三个。——《仪礼·士虞礼》
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正义:“竹曰个,木曰枚。”
(2) 字亦作“箇”
箇,箇数,又枚也。——《广韵》
(3) 俗又作“個”
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关汉卿《窦娥冤》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 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如:一个人;一个影子
(5) 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6) 又如:一个(只)耳朵;一个(所)学校
(7) 跟动作有关的用法
(8) “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如:一个箭步窜了上去;一个跟头栽下来
(9) 用在动词和约数之间,以使语气轻快、随便。如:哥儿俩才差个两、三岁
(10) 用在动词和宾词之间。常常连用两个,有时还在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整个句子显得轻快、随便。如:他就爱画个画儿、写个字什么的
(11) 有时表示一次。如:我跟她见了个面
助词
我做衙内真个俏,不依公道则爱钞。——陆仲良《陈州粜米》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代词
(1) 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名词
(1) 单个;单独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i5 go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箇 | 古賀 | 見 | 歌 | 去聲 | 箇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kah | k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