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气

hā qì [ ha qi]
繁体 哈氣
注音 ㄏㄚ ㄑ一ˋ

词语释义

犹叹气。

犹呵气,张口呼气。如:他往冻僵的手上哈气。

凝聚在物体表面的水气。

词语解释

  1. 犹叹气。

    丁玲 《三日杂记·老村长》:“说起 冯实有 家婆姨,他就哈气,说这村上就她们几个不肯纺线。”

  2. 犹呵气,张口呼气。如:他往冻僵的手上哈气。

  3. 凝聚在物体表面的水气。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驶车的面前的那把小刷子,自动的左右摆着,刷去玻璃上的哈气,也颇有趣。”

引证解释

⒈ 犹叹气。

丁玲《三日杂记·老村长》:“说起冯实有家婆姨,他就哈气,说这村上就她们几个不肯纺线。”

⒉ 犹呵气,张口呼气。

如:他往冻僵的手上哈气。

⒊ 凝聚在物体表面的水气。

老舍《骆驼祥子》十一:“驶车的面前的那把小刷子,自动的左右摆着,刷去玻璃上的哈气,也颇有趣。”

哈气的国语词典

张嘴吐气。

如:「你别老是对著镜子哈气。」

哈气的网络释义

哈气 (汉语词汇)

  • 哈气(hā qì),意思是张口呼吸,吐出胸中郁闷之气。
  • 哈气造句

    看看天空月朗星稀应该半夜了吧,哈气连天的回房睡觉去了。
    兰舍哈气如兰,净雅居舍,兰舍硅藻泥高效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国内唯一具有吸附并长效分解甲醛的硅藻泥。
    男性健康日,男人们切记要做到以下几点:跑跑步,跳跳舞,扭扭腰,活筋骨,深呼吸,哈哈气,把歌唱,身体佳,还有一点别忘记,呵护身体爱自己。
    戴口罩,一哈气,眼镜镜片上一片雾气,瞬间看不见了;从冰冷的室外走进屋里,眼镜镜片上一片雾气,瞬间看不见了。
    准确地来说这个动作不是吹气而是哈气。
    宁徙大口哈气,月辉映照她那张缀满汗粒的脸。
    吐槽已经是互联网时代最原生态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就像冬天的玻璃窗上多了一层哈气。
    演讲博得满场鼓掌,就因为没有“强按牛头”而激起对方发犟的腔调,往窗户纸上哈气却不一捅到底。
    在该单元二楼的韩女士家,说话都能看到哈气,玻璃窗上结了很厚的一层冰。
    太阳打了一个哈气,伸了个一个懒腰,慢慢地爬上来。
    村民王连福看到他,连忙上前打招呼,“许老师,又栽树啊?歇哈气咯,要注意身体咧!”。
    中成药浸膏片的断面,用口哈气后,一般应有水珠亮点,个别药品的断面有独特之处。
    赵珏一扫抑郁之气,和夏宜春各自捋袖揎拳,手捧一条煮熟的兔腿,一面吸吸溜溜的哈气吹凉,一面淋淋漓漓的大口咬嚼,连叫“好吃,好吃!”。
    虚弱里,脸上白釉一般闪着光,嫩得似乎一哈气,就能吹破,粉面玉齿的。
    哈气使一片玻璃蒙上一层水雾,并在一个暗间里通过它来观察一个白色点光源。
    等在寒风里,这名女孩双手合十,哈气取暖。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说吕蒙正认为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对他来说是多余的,他的脸只有盘子大小;古砚哈气即润,也是多此一举。
    傍晚,天蓝色被调得很稠的时候,新月精致地悬在天边。我在玻璃上呵着哈气,用指尖画出你的眸子,却画不出想你的样子。
    边刷边把冻得像红萝卜似的小手放在嘴边哈气取暖,手上已布满冻裂的口子和茧花。
    在冰窖一样的大礼堂里,蓝墨水冻在钢笔尖上,一边哈气一边记笔记,还是记不下来。

    汉字详情

    hā,hǎ,hà [h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OMR
    四角: 68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合声。( shà)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2) 张口呼气 。如:哈气(哈气,张口呼气);哈什(哈欠);哈哧(喷嚏)

    动词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如:点头哈腰

    名词

    臾儿、 易牙, 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叹词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如:哈,丰收在望!哈,真有两下子;哈呀(叹词。表惊讶、惋惜)

    象词

    笑声 ,表示得意或满意,大多叠用

    黄檗哈哈大笑。——道原《景德传灯录》

    形容词

    (1) 鱼很多的样子

    哈,鱼多貌。——《玉篇》

    (2) 马虎 。如:哈沓(糊涂;马虎);哈答(马虎;随便)

    (3) 另见 hǎ;hà

    形容词

    蠢;傻 。如:哈话(傻话;丢人话);哈达(马虎,随便)

    动词

    (1) 呵斥

    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hā;h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ound of laugh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1 haa5 haai1 kaa1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东莞腔] ha1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ha2 hat8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ad6 ha1 [台湾四县腔] hap8 ha2 hat8 [宝安腔] ha1 | hap7 | h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合入聲開口一等ngopŋɒp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