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定悲剧

hā dìng bēi jù [ha ding bei ju]

词语释义

剧本。英国马洛作于 年。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

汉字详情

hā,hǎ,hà [h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OMR
四角: 68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合声。( shà)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2) 张口呼气 。如:哈气(哈气,张口呼气);哈什(哈欠);哈哧(喷嚏)

动词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如:点头哈腰

名词

臾儿、 易牙, 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叹词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如:哈,丰收在望!哈,真有两下子;哈呀(叹词。表惊讶、惋惜)

象词

笑声 ,表示得意或满意,大多叠用

黄檗哈哈大笑。——道原《景德传灯录》

形容词

(1) 鱼很多的样子

哈,鱼多貌。——《玉篇》

(2) 马虎 。如:哈沓(糊涂;马虎);哈答(马虎;随便)

(3) 另见 hǎ;hà

形容词

蠢;傻 。如:哈话(傻话;丢人话);哈达(马虎,随便)

动词

(1) 呵斥

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hā;h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ound of laugh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1 haa5 haai1 kaa1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东莞腔] ha1 [客英字典] hap8 [海陆丰腔] hap8 ha2 hat8 hat7 [客语拼音字汇] ad6 ha1 [台湾四县腔] hap8 ha2 hat8 [宝安腔] ha1 | hap7 | h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合入聲開口一等ngopŋɒp
dìng [di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YO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定,安也。——《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动词

(1) 使安定

以定王国。——《诗·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国语·晋语二》

秦岁定。——《国语·晋语三》

吾定而禄爵。——《国语·晋语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吕氏春秋·孝行》

(2) 又如:定国(安定国家)

(3) 平定

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 籍之力也。

天下已定。——汉· 贾谊《过秦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 陆游《示儿》

(5) 又如:定乱(平定祸乱)

(6) 奠定

臣观自古帝受定鼎,皆欲传之万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高祖以圣武定鼎。——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7) 又如:定鼎(奠定国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业);定业(奠定国家大业);定霸(奠定霸业)

(8) 决定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宋· 胡仔《苔溪渔隐丛话》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定方针;定法(决定法则);定见(作决定);定谋(决定谋略)

(10) 确定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割地定制。——汉· 贾谊《治安策》

(11) 又如:一言为定;约定俗成;定名;定分(确定名分);定在(固定住处);定归(确定,定准)

(12) 规定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13) 又如:定科(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定例(制定条例);定拟(起草制定)

(14) 约定签定,缔结

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又如:定婚(订立婚约)

(16) 止;停止

乱靡有定。——《诗·小雅·节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 判定,断定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副词

(1) 一定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定不得(没准头;说不定)

(3) 到底;究竟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世说新语·言语》

(4) 又如:定归(确定,定准)

英文翻译

decide, settle, 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eng6 di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n5 [台湾四县腔] tin5 [客语拼音字汇] tin4 [陆丰腔] tin6 [客英字典] tin5 [宝安腔] tin3 [沙头角腔] tin5 [海陆丰腔] tin6 [东莞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徑青開去聲開口四等dengh/denqdʰieŋ
bēi [bei]
部首: 440
笔画: 12
五笔: DJD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P
四角: 11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 同本义

悲,痛也。——《说文》

悲,伤也。——《广雅》

忧心且悲。——《诗·小雅·鼓钟》

我心伤悲。——《诗·召南·草虫》

并于肺则悲。——《素问·宣明五气篇》

至于悲谷。——《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

何哭之甚悲也。——晋· 干宝《搜神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悲怆(悲伤);悲怨(悲痛怨恨);悲惋(悲伤惋惜);悲吟(悲伤哀叹);悲忧(悲伤忧虑);悲郁(悲伤忧郁);悲涕(悲痛的眼泪);悲哭(悲痛号哭);悲怒(悲痛愤怒);悲疚(悲痛);悲戚(悲痛忧伤);悲恻(悲痛)

(4) 悲哀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悲雨(因悲哀而泪下如雨);悲哽(悲哀哽咽)

(6) 悲壮;悲凉

戍角悲吟。——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悲角(悲壮的号角声);悲风(凄厉的风声);悲默(忧伤沉默)

(8) 悲愤

余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动词

(1) 眷念;怅望

游子悲故乡。——《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悲谓顾念也。”

(2) 又如:悲思(思念,怅念)

(3) 哀怜;怜悯

悲予志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余悲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感叹,慨叹

悲哉世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可悲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吕氏春秋·察今》

名词

(1) 悲哀,伤心。如:悲喜交集;悲欢离合

(2) 悲叹

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又如:慈悲;大慈大悲;悲智

(4) 苦

吾于佗文不知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唫累日,仅能成篇。——宋· 胡仔《杜少陵三》

英文翻译

sorrow, grief; sorry,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b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东莞腔] bu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宝安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b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府眉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pii/pypi
[ju]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ND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RLN
四角: 722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2) 同本义

剧,甚也。——《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

何其剧欤。——《剧秦美新》

口吃不能剧谈。——《汉书·扬雄传》

即疾剧,留屯毋行。——《汉书·赵充国传》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

(3) 又如:剧论(激烈的论辩);剧难(激切地质问论难);剧疵(严重的过失);剧暑(酷暑);剧寒(严寒);剧艰(激烈诘难);剧药(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如:山道年,可待因,乙醚,火棉,盐酸等)

(4) 繁多;繁忙

犹然而材剧志大。——《荀子·非十二子》。注:“繁多也。”

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

(5) 又如:剧月(农忙之月);剧繁(繁忙的事物);剧烦(繁剧。亦指繁杂的事物);剧事(艰巨,繁杂的事务);剧地(繁杂难治之地)

(6) 艰难

执务私事,不辞剧易。——范晔《后汉书》

(7) 又如:剧地(形势险要之地);剧口(讲述烦难);剧易(艰难);剧韵(险韵)

(8) 巨,大

材剧志大,闻见杂博。——《荀子·十二子》

(9) 又如:剧贼(大盗;强贼);剧寇(剧贼);剧恶(大恶);剧虏(势力强大的敌寇)

(10) 急促;疾速

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扬雄《剧秦美新》

(11) 又如:剧气(气喘,呼吸急促);剧然(突然,猛然);剧读(疾读,流畅的朗读)

动词

戏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

名词

(1) 戏剧 。如:剧曲(演唱故事,首尾备具,而且有道白和动作、表情的戏曲。即“戏剧”);京剧、粤剧、评剧、昆剧、越剧、豫剧

(2) 交通要塞 。如:剧屯(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剧部(重地);剧旁(三面相通的道路);剧路(交通要道)

(3) 古县名 。故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方言集汇

◎ 粤语:kek6
◎ 闽南话:giah8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