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价

hōng tái wù jià [hong tai wu jia]

词语释义

哄抬是指投机者们意在强行抬高价格水平的交易活动,其手段有散布谣言和按略高于现行价格的价格水平输入指令等。

哄抬物价造句

粮贩子看到市场上粮食紧张,趁机哄抬物价,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那些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的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为遭到大家的谴责和唾骂。
对于不法商贩投机倒把,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工商部门必须从重从快查处。
当地米商狼狈为奸,联手哄抬物价。
肉太贵,黄油太贵,一双鞋太贵。她克丽丝蒂娜呢,差不多连大气也不敢出,害怕空气是否也会太贵了。那些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似乎也被吓跑了,躲进囤积者的私窝,藏到哄抬物价者的巢穴里去了。茨威格 
慢着,钱老板!你伙同当地官员私自吞下朝廷所发救济粮款,哄抬物价,致使百姓饿殍载道。
如何防止政府哄抬物价,如何防止它瓜分你的工资。
这位经理被指控哄抬物价而被投入监狱。
初婚都没那么多讲究……她就是故意的!典型一虚报行市,哄抬物价!我们……我们就一高价回收的冤大头!
另一些人说也可能是那些拥有商店或商业的商人哄抬物价,消费过高的原因。
“在防治非典期间,对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一定要给予严肃查处,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此外,政府部门还将采取专项检查和整顿,对屯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持市场秩序的稳定。
现实中跟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很大及产生各种罪恶也是出于这个行业,如屯积居奇、以次充好、哄抬物价等等。
此外,袁承志结交木桑道长、胡斐结交赵半山、虚竹结交萧峰,都等于哄抬物价。
日前,有网民称,文昌翁田灾区出现哄抬物价发“灾难财”的不法商贩,“六块钱都买不到一片瓦”,黑布’的价格翻了几倍”等。
才听说国际油价上扬,不法的商人便蠢蠢欲动,准备哄抬物价。
当地米商狼狈为奸,连手哄抬物价。
这些地方的人,被视为吸血虫,因为他们的几大特性就是造假货、投机倒把、哄抬物价、搞情行业等,出了好事情,他们什么都干。
目前,各部门正组织对市区主要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抽查,重点打击掺杂使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保证节日市场稳定。

汉字详情

hōng,hǒng,hòng [hong]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AWY
仓颉: RTC
四角: 64081

详细解释

hōng

动词

(1) (形声。从口,共声。本义:许多人同时发声)

(2) 同本义

游人哄笑观俳优。——宋· 孔平仲《上元作》

(3) 又如:哄笑;哄饮(聚众饮酒);哄伙(形容热闹,盛大);哄然;哄哄翕翕(潦潦草草;匆匆忙忙)

(4) 呵叱

叿,呵也。或作哄。——《集韵》

驺哄,呵喝声。——《篇海类篇》

象词

(1) 形容许多人大声笑或喧哗声 。如:哄咙(象声词);哄哄(嘈杂纷乱)

(2) 另见 hǒng;hòng

hǒng

动词

(1) 欺骗 。如:哄脱(骗过);哄赚(欺骗);哄哄翕翕(哄说;欺骗);哄局(骗局)

(2) 逗引 。如:哄婴儿一笑;哄孩子吃药;她很会哄孩子玩;哄动(挑动,逗引)

(3) 混

四人杂在社火队里,取路哄入封丘门来。——《水浒传》

(4) 另见 hōng;hòng

hòng

名词

(1) 吵闹;喧嚣

鬨,斗也。从门,共声。——《说文》

邹与 鲁鬨。——《孟子》

(2) 又如:哄堂(喧笑声盛大,洋溢全堂);哄然(喧闹声盛大);哄堂大笑(全堂大笑)

(3) 另见 hōng;hǒng

英文翻译

coax; beguile, cheat, deceiv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2 hung3 hung6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3 giung3 [宝安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giung1 fung5 giung3 [东莞腔] 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1 fung5 [陆丰腔] kiung3 [海陆丰腔] giung1 fung6
◎ 潮州话:hong1 , h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ghungh/hunqɣuŋ
tái [ta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CKG
五行:
仓颉: QIR
四角: 53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台声。本义:合力共举一物)

(2) 同本义

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西游记》

(3) 又如:抬鼓弄(许多人把一个人抬起来翻倒);抬轿子;抬出去;抬驾(抬轿);抬盒(两人抬着盛放礼品的箱匣);抬筐(两人抬的装物大筐)

(4) 高举,使升高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

(5) 又如:抬头;抬手;抬眼;抬颏(昂首)

(6) 竭力提高 。如:哄抬(投机商人纷纷抬高);抬估(抬高估价)

(7) 〈方〉∶指争辩 。如: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抬起杠来就没个完

量词

两个人合力抬物,一杠为一抬。如:金银财宝共是几十抬

英文翻译

lift, carry

方言集汇

◎ 粤语:t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oi2 [东莞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宝安腔] toi2 [梅县腔] toi2 [海陆丰腔] toi2 [沙头角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哀平聲開口一等dai/doidʰɒi
[w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QPHH
四角: 275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文弗入聲合口三等mĭuətmyot/miut
jià,jiè,jie [jia,jie]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W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OLL
四角: 28220

详细解释

jià

名词

(1) (形声。从人,贾声。本义:价格,价值)

(2) 同本义

经千载以待价兮。——《文选·嵇康·琴赋》

国贫而用不足,请以平价取之。——《管子·轻重》

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价贯(价关。以铜钱计算的价钱);价一不择主(价钱一样,卖得谁都可以);价比(是一种物品计算期价格与其基期价格之比);价色(价格)

(4) 钱款、费用

倘蒙不外,赍价前来,以一报答,并无虚谬。——《水许传》

(5) 又如:价钞(价款);价银(指物品、产业按价应收付的银两数)

(6) 声望

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杜牧《史将军二首》

(7) 又如:价称(声价名誉)

(8) 化合价 。如:原子价;氢是一价元素;硫可以是二价、四价或六价

动词

(1) 论价

此屏后出为君得,胡贾欲价著不识。——宋· 王安石

(2) 另见 jiè;jie

jiè

形容词

(1) 善

介,善也。——《说文》

价人维藩。——《诗·大雅·板》

(2) 又如:价人(善人);价藩(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

名词

(1) 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宋史》

(2) 又如:价傧(导引和接待宾客的人;陪从);价妇(仆妾)

(3) 另见 jià;jie

jie

助词

(1) 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如:甭价;不价;别价(注意:跟否定副词单独成句,后面不再跟别的成分)

(2)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水浒全传》

(3) 另见 jià;jiè

英文翻译

price, valu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台湾四县腔] gai5 kie5 kiai5 [梅县腔] giai5 [宝安腔] gai5 [客英字典] ga5
◎ 潮州话:gê3 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