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盏

yǎo zhǎn [ yao zhan]
繁体 咬盞
注音 一ㄠˇ ㄓㄢˇ

词语释义

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词语解释

  1. 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宋 梅尧臣 《次韵再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烹新鬭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宋徽宗 《大观茶论·点》:“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谓茶汤烹至沸腾,茶沫与茶器边缘相凝而不溢出的程度,为咬盏。

宋梅尧臣《次韵再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烹新鬭硬要咬盏,不同饮酒争画蛇。”
宋徽宗《大观茶论·点》:“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咬盏的网络释义

咬盏

  • “咬盏”,中文拼音为“yao zhan” ,是宋代的一种斗茶术语,代指汤花中泡沫移动所造成的视觉现象。
  • 汉字详情

    yǎo [yao]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UQY
    五行:
    仓颉: RYCK
    四角: 600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4) 吐字发音 。如:咬舌子(说话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语);咬字不准;咬吐(咬字吐音,发音);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5) 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 。如:乱咬好人;反咬一口

    (6) 螺丝等互相卡住 。如:这个旧螺母咬不住扣儿

    英文翻译

    bite, gnaw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u1 [海陆丰腔] ngau1 gau1 [梅县腔] gau1 ngau1 [陆丰腔] ngau1 [客英字典] ngau1 [宝安腔] ngau1 [客语拼音字汇] ngau1 [台湾四县腔] ngau1 gau1 [东莞腔] n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zhǎn [zh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GLF
    五行:
    仓颉: IJ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戔( jiān)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浅而小的杯子) 同本义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唐· 韩愈《酬振武胡十二丈》诗

    (2) 又如:把盏(端着酒杯敬客);盏斝(泛指酒杯)

    量词

    (1) 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

    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水浒传》

    (2) 又如:红灯一盏

    英文翻译

    small cup or contain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