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沫
注音
ㄏㄡˇ ㄇㄛˋ
词语释义
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
词语解释
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
《梁书·任昉传》:“﹝ 刘孝标 论曰﹞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诠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 清 顾炎武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三:“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参见“ 呴湿濡沫 ”。
引证解释
⒈ 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参见“呴湿濡沫”。
引《梁书·任昉传》:“﹝刘孝标论曰﹞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悲鸣。”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以言呴沫人,令其意靡靡焉輭也,曰水。”
清顾炎武《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三:“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
呴沫的网络释义
呴沫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breathe on; yawn; roar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1 hi1 [台湾四县腔] kieu1 hi1 [梅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ge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u1 hi1 [台湾四县腔] kieu1 hi1 [梅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g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吼 | 呼后 | 曉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hux/xov | x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末声。本义:沫水)
(2) 同本义
沫,沫水也。出 蜀西徼外东南入 江。——《说文》
(3)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大渡河
(4) 泡沫,沫子
瀑下一曰沫也。——《说文》
沫流赭。——《汉书·礼乐志》。注:“言汗流沫出也。”
(5) 又如:沫血(水面上的泡沫像血一样);沫雨(骤雨成潦,上浮泡沫);沫流(冒着泡沫的水流。指激流;流派)
(6) 唾沫
余干骨之沫为斯弥。——《庄子·主乐》。李注:“口中汁也。”
动词
通“末”。竭,终止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楚辞·离骚》
英文翻译
froth, foam, bubbles, suds
方言集汇
◎ 粤语:mut3
◎ 客家话:[宝安腔] mat8 [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台湾四县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 潮州话:bhuah8
◎ 客家话:[宝安腔] mat8 [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台湾四县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 潮州话:bhu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末 | 莫撥 | 明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t | mu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