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

zhōu zhī [ zhou zhi]
注音 ㄓㄡ ㄓ

词语释义

周知 zhōuzhī

(1) 普遍知道;使普遍知道

众所周知
well-known

词语解释

  1. 遍知。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 郑玄 注:“周,犹徧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 徐迟 《入峡记》:“如所周知, 三峡 象一个瓶颈, 南津关 是它的瓶口。”

  2. 遍知;尽知。

    明 归有光 《上王都御史书》:“若夫取之於临时,处极贵之地,而欲以週知天下之人材,不能如其取於素之为裕也。”

引证解释

⒈ 遍知。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
郑玄注:“周,犹徧也。”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
徐迟《入峡记》:“如所周知, 三峡象一个瓶颈, 南津关是它的瓶口。”
遍知;尽知。 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若夫取之於临时,处极贵之地,而欲以週知天下之人材,不能如其取於素之为裕也。”

周知的网络释义

周知

  • 周知,中国女演员,中央戏剧学院2001级表演系本科毕业。
  • 2008年,出演安建执导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饰演赵春丽。2009年,3月搭档范伟、孙宁主演《老大的幸福》,饰演范伟的小妹“小五”傅吉平。2010年,4月参与安建执导的怀旧偶像剧《雪花那个飘》,饰演石捧玉;6月搭档黄志忠,主演杨阳执导的战争剧《新亮剑》,饰演杨秀芹。2012年,10月出演战争剧《尖锋》,饰演女一号陈秋雪。2013年6月,搭档陈昊共同主演爱情喜剧电影《光的棍》,饰演欣小然;12月搭档潘粤明、陈键锋主演古装剧《儒林外史》,饰演女一号胡湘湘。2014年,大型电视连续剧《杀手锏》中,饰演女一号冷傲雪;随后,抗战电视连续剧《擒蛇》中,饰演熊楠楠。2015年1月,在情感史诗电视剧《客家人》中,饰演女一号于凤仪;4月,在都市爱情偶像剧《幸福小镇之浪漫满屋》中,饰演庞小雪;8月,首次担纲制片人并主演电视剧《野百合》;12月,在青春电影《爱的帕斯卡》中饰演女一号林珊。2016年2月,在贺岁爱情喜剧电影《恭喜发财之谈钱说爱》中饰演女一号花花;4月在电影《我的宠物是大象》中饰演霸道“女总裁”宋文;5月,在浓厚北京风情的现代都市题材《典当行》中饰演女一号黄豆豆,电影《西施传》饰演女一号西施。
  • 周知 (汉语词汇)

  • 周知,汉语词汇。
  • 拼音:zhōu zhī
  • 释义:众人都知道;使众人都知道。
  • 周知造句

    这是一个营里众所周知的名字。
    他领悟到,他那可怕的秘密已经不胫而走,众所周知了。
    众所周知,纸是中国人发明的。
    众所周知,中国功夫盖世无双,吸引了很多外国朋友前来学习。
    他的慷慨在这一带是众所周知的。
    众所周知,靠近边界表面的床层自由空间率较大。
    众所周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谎言不攻自破。
    这些岛屿一向属中国管辖,这是众所周知的。
    众所周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哈喇奶油和人造奶油的难闻气味是众所周知的。
    法轮功邪教害人是众所周知的事。
    丑闻已渐渐传开,大家众所周知。
    我们两国的原则立场是众所周知的。
    众所周知,单全异株为最适交配系统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木材是容易腐朽的。
    波斯弯地区的气候不好是众所周知的。
    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
    这个消息众所周知,唯独你还被蒙在鼓里。
    我做出了不悦的表情,我的谦卑克制精神是众所周知的。

    汉字详情

    zhōu [zho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MF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G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4)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密云,浓云);周闭(严密隐蔽内情)

    (6)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7)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8)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9)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

    (10) 完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11) 又如:周置(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13)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14) 诚,忠信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周围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

    (2) 又如:周驰(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周回(周围);周合(四周合拢);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斩城”对称)

    (3) 拐角儿

    有杕(:挺立貌)之杜,生于道周。——《诗·唐风·有杕之林》

    (4) 星期 。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 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8) 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9) 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0) 姓

    动词

    (1) 绕一圈,环绕

    逐之,三周华不注。(山名。)——《左传·成公二年》

    垣墙周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周屈(环绕盘曲);周沓(回环错杂);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

    (3) 保全

    小智非周身之务。——《萤火赋》

    (4) 又如:周方(帮助;关照;周全)

    (5) 通“週”。周济;救济

    靡人不周。——《诗·大雅·云汉》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周天下。——《礼记·月令》

    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红楼梦》

    (6) 又如:周才(济世之才);周亟(救济急难);周急(周济困急);周务(济事,成事);周养(周济供养)

    (7) 合,适合

    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韩非子·难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谐合)

    (9) 巩固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周而成,泄而败。——《荀子·解蔽》

    (12) 通“调”( tiáo)调和,协调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楚辞·离骚》

    贵其周于数。——《淮南子·原道》。注:“周,调也。”

    立手四时之周。——《韩诗外传》

    动词

    (1) 回

    週,回也。——《玉篇》

    (2) “週”同“周”

    週,俗周字。——《正字通》

    英文翻译

    Zhou dynasty; circumfer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东莞腔] z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
    zhī,zhì [zhi]
    部首: 518
    笔画: 8
    五笔: TDK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KR
    四角: 86800

    详细解释

    zhī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知识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英文翻译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zi3
    ◎ 客家话:[陆丰腔] di1 [梅县腔] di1 [台湾四县腔] di1 zi1 [东莞腔] di1 [海陆丰腔] di1 zhi1 [宝安腔] di1 | zi5 [沙头角腔] di1 [客英字典] zhi1 di1 [客语拼音字汇] di1 ji1 zi1
    ◎ 潮州话:之埃1 多衣3 多衣1 , zai1(tsai) di3(tì) di1(t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移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ţĭetrie/t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