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轧

ǒu zhá [ ou zha]
繁体 嘔軋
注音 ㄡˇ ㄓㄚˊ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1.象声词。摇橹声。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摇橹声。

    唐 薛逢 《潼关河亭》诗:“櫓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宋 王禹偁 《东门送郎吏行承寄旨宋侍郎》诗:“醒来闻鸣櫓,呕轧摇斜阳。” 宋 陆游 《发丈亭》诗之二:“玄云垂天暗如漆,艣声呕轧知船行。”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摇橹声。

唐薛逢《潼关河亭》诗:“櫓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宋王禹偁《东门送郎吏行承寄旨宋侍郎》诗:“醒来闻鸣櫓,呕轧摇斜阳。”
宋陆游《发丈亭》诗之二:“玄云垂天暗如漆,艣声呕轧知船行。”

呕轧的网络释义

呕轧

  • ōu zhā 呕轧
  • 象声词。摇橹声。 唐 薛逢 《潼关河亭》诗:“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宋 王禹偁 《东门送郎吏行承寄旨宋侍郎》诗:“醒来闻鸣橹,呕轧摇斜阳。” 宋 陆游 《发丈亭》诗之二:“玄云垂天暗如漆,艣声呕轧知船行。”
  • 汉字详情

    ǒu [o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AQY
    仓颉: RSK
    四角: 61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区( ōu)声。本义:东西在胃喉中上涌,从口中出来)

    (2) 同本义

    欧,吐也。——《说文》。字亦作呕。

    吾伏嘔呕血。——《左传·哀公二年》

    其音如呕。——《山海经·东山经》

    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博物志·异人》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唐· 杜甫《北征》

    (3) 又如:呕逆(恶心想吐);呕泄(吐泻);呕家(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4) 古通“讴”。唱歌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汉书·朱买臣传》

    (5) 如:呕吟(歌吟);呕唱(唱歌)

    (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

    你不要呕我。——《水浒传》


    象声词 。如:呕呀(象声词);呕吼(象声词。野兽嗥叫声);呕轧(象声词。摇橹声);呕呢(象声词。幼儿语声);呕哇(象声词。歌声);呕哑(象声词。小儿说话声、车行声、摇橹声、鸟鸣声等);呕嘎(象声词。燕雀鸣叫声)

    英文翻译

    vomit; annoy, en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au2
    ◎ 潮州话:au2

    宋本广韵

    yà,zhá,gá [ya,zha,ga]
    部首: 405
    笔画: 5
    五笔: L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QU
    四角: 425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方〉

    (2) 挤入;拥挤 。如:轧不上去;车上很轧;轧米(方言。在拥挤的情况下争购食米)

    (3) 结交 。如:轧朋友(结交朋友)

    (4) 核查 。如:账轧不平;轧账(核算查对账目)

    (5) 象声词。如:轧拉(形容物体摩擦或受压力后而发出的声音)

    (6) 另见 yà;zhá(轧钢;轧辊)

    动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辗压)

    (2) 同本义

    轧,辗也。——《说文》

    罪小者轧。——《史记·匈奴传》。汉书注:“辗辗其骨节。若今之压踝者。”

    鳃鳃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汉书·刑法志》

    (3) 又如:把路面轧一下

    (4) 排挤,倾轧

    名也者,相轧也。——《庄子·人间世》

    (5) 压倒,胜过 。如:轧窒(压制阻碍)

    (6) 委曲

    轧,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九年》。注:“谓委曲也。”

    (7) 又如:轧辞(委曲之辞)

    (1) 一种嘈杂声 。如:轧轧(车行的声音;摇桨的声音);轧然(形容物之间相磨擦发出的声音)

    (2) 另见 (方言); zhá(轧钢;轧辊)

    zhá

    动词

    (1) 把金属坯压成一定形状 。如:轧钢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gaat3 zaat3

    宋本广韵

    呕轧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