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疽舐痔

shǔn jū shì zhì [ shun ju shi zhi]
注音 ㄕㄨㄣˇ ㄐㄨ ㄕˋ ㄓ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亦作“吮疽舐痔”。

南朝··鲍照《瓜步山楬文》:“贩交买名之薄,吮疽舐痔之卑,安足议其是非!”·苏轼《渔樵闲话录》下篇:“苟于进取以速利禄,吮疽舐痔无所不为者,非伥鬼欤?”·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附势趋权,不辞吮疽舐痔。”

谓以口吸痈疽,以舌舔痔疮而祛其毒。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成语用法

吮疽舐痔作谓语、定语;指卑劣地奉承人。

引证解释

⒈ 见“吮痈舐痔”。

吮疽舐痔的网络释义

吮疽舐痔

  • 谓以口吸痈疽,以舌舔痔疮而祛其毒
  • 汉字详情

    shǔn [sh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CQN
    五行:
    仓颉: RIHU
    四角: 6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允声。本义:用口含吸,缓饮)

    (2) 同本义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韩非子·备内》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3) 又如:吮痈(用嘴吸痈疽的脓血以祛毒);吮疮(以口嘬吸疮疽之毒);吮卒(为士兵嘬吸疮口的脓血);吮嘬(用嘴吸)

    (4) 舐 。如:吮墨(口含笔毫,形容沉思写作的样子;用笔蘸墨。指为文作画);吮笔,吮毫(含毫。借指构思为文或绘画)

    英文翻译

    suck with mouth, sip, lick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5
    ◎ 客家话:[梅县腔] cion1 [海陆丰腔] cion1 cion3 zun3 [客英字典] cion1 zion1 [宝安腔] cion1 | con1 | cion3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con3 qion1 qion3 [台湾四县腔] cion1 cion3 z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尹上聲合口三等zsjynx/djviindʑʰĭuĕn
    [ju]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EGD
    五行:
    仓颉: KBM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且声。本义:毒疮) 同本义。在皮肉深处的叫疽 。如:疽疣(毒疮和赘疣);疽食(疮毒侵蚀肌肉。比喻祸患蔓延);疽肠(犹言狠毒的心肠);疽肿(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

    英文翻译

    ulcer, carbuncle, abscess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ii1 [客语拼音字汇] z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余平聲開口三等tsʰĭochio/civ
    shì [shi]
    部首: 614
    笔画: 10
    五笔: TDQA
    五行: -
    仓颉: HRHVP
    四角: 22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舌,氏声。本义:以舌舔物) 同本义

    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庄子·田子方》

    (2) 又如:舐毫(古代传说雌兔用舌头舔舐雄兔的毛而怀孕);舐笔(用舌头舔笔);舐犊(老牛以舌舔小牛。比喻父母笃爱子女);舐糠及米(舐食米糠后,续食糠内之米。比喻由外而内,逐渐蚕食);舔足(吻舔人足);火苗儿舐着锅底

    英文翻译

    lick with tongu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2 lem2 lim2 saai2 saa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1 [东莞腔] tiam3 [台湾四县腔] se1 [客英字典] se1 [沙头角腔] se1 [宝安腔] se1 [梅县腔] she.1 se.1 shai1 [客语拼音字汇] se1
    ◎ 潮州话:z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神帋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zsjex/djeedʑʰĭe
    zhì [zhi]
    部首: 513
    笔画: 11
    五笔: UFFI
    五行:
    仓颉: KGDI
    四角: 001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痔疮

    痔,后病也。从疒,寺声。——《说文》

    肠澼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

    与人有痔病者。——《庄子·人间世》

    又疥且痔。——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庄子·列御寇》

    (2) 又如:痔疾(痔疮);痔病(痔疮)

    英文翻译

    hemorrhoids, piles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4 [台湾四县腔] cih5 [东莞腔] zi3 [海陆丰腔] chi6 [客英字典] chi5 [宝安腔] ci5 [梅县腔] chii5 chi5
    ◎ 潮州话:t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里上聲開口三等drix/diioɖʰ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