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恨

hán hèn [ han hen]
注音 ㄏㄢˊ ㄏㄣˋ

词语释义

含恨 hánhèn

(1) 心怀怨恨

含恨而死
with hatred

词语解释

  1. 怀恨。

    南朝 梁简文帝 《拟古》诗:“忆人不忍语,含恨独吞声。” 前蜀 韦庄 《望远行》词:“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权 又加封 凌统 为承烈都尉, 统 只得含恨而止。”

引证解释

⒈ 怀恨。

南朝梁简文帝《拟古》诗:“忆人不忍语,含恨独吞声。”
前蜀韦庄《望远行》词:“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权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 统只得含恨而止。”

含恨的国语词典

心中怀著怨恨。

含恨造句

沉冤莫白,最终他含恨而死。
今天的朋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微笑的神情后也许藏隐着奸诡的用心;最亲密的人也许会将你送入海底,含恨永远。
岳飞虽有光复旧物的决心,终因受人诬陷,含恨而死。
难道父皇和太子哥哥就含恨九泉么?不甘心啊!滕广眼睛一闭,长舒一口气,心道罢了,罢了。
最后在伐吴失利、不能为关羽复仇的痛苦中含恨而死。
而斯小庆出事后,其父悲愤交加,不久就含恨离世,至死未见该案结案。
永历帝被害祖坟遭掘含恨而死。
尽管这位荷兰画家始终认为自己终生的创作是一个失败,并为此含恨而终。
无奈含恨离别,我愿做那天上明月,争得月中时候,许你一个圆满。
比如酒席上,轮到你喝酒,而你不善,大可以茶代酒,而非含恨饮醉。
社会黑暗能量使狗们知道得越多,让狗们拥有害人的智慧,人将含恨而死。
但是,这么多年来,刘前和家人承受了太多,刘前的父亲由于儿子蒙冤入狱,含恨而终,临死也没有见上刘前一面。
父亲给地主干苦活,几年后便含恨而死。
家境并不富裕的李湛,父母就是他的一切,在父母含恨九泉后,为父母报仇就成了李湛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哪知找到张青云后,他却不肯相认,王怜娟举目无亲,在客栈生下孩子后,含恨而死,适逢蒋尚书巡视江南,得知详情,力斩张青云。
对你不情愿做的事情要大声说不。比如酒席上,轮到你喝酒,而你不善饮酒,可以以茶代酒,而非含恨饮醉。
与修补,却有事没事地在“朋友圈”造谣诋毁屈原,顷襄王在线阅读,海量信息,总有一款适合他,耳朵根子一软,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终含恨而死。
不过亚历山大却强烈质疑,是因为自己没有捧红她们,导致这些女子含恨在心,进而对他报复。
交给他吗?恐怕我龙晶公司两位女总裁早已含恨九泉了。
于是,这些力狗都含恨在心,拉雪橇奔跑时都想趁乱咬上领狗一口,以解内心之恨。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WYN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NR
四角: 80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英文翻译

hold in mouth; cherish; co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ham4
◎ 客家话:[梅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em2 [陆丰腔] ham3 [沙头角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宝安腔] 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hèn [hen]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VEY
五行:
仓颉: PAV
四角: 97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 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英文翻译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七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艮去聲開口一等ghonh/honnɣən

含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