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

hòu zhào [ hou zhao]
繁体 後趙
注音 ㄏㄡˋ ㄓㄠˋ

词语释义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国号赵。史称后赵(公元319年-351年)。

词语解释

  1. 十六国之一。羯族 石勒 所建,国号 赵 。史称 后赵 (公元319年-351年)。

引证解释

⒈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国号赵。史称后赵 (公元319年-351年)。

后赵的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319~350)​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羯人石勒灭前赵,国号赵,初都襄国,后都邺城。后为前燕所灭。史称为「后赵」。

后赵的网络释义

后赵

  • 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共享国三十二年。
  • 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330年)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旋称帝。
  •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从子石虎篡位,称居摄天王。335年,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337年称大赵天王,349年复称帝。石虎非常残暴,征役无时,大兴土木,荒淫无度,社会矛盾尖锐。
  • 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卒,其诸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石虎养孙冉闵坐大把权,并于350年改国号为“卫”,不久杀皇帝石鉴,并屠杀石氏子孙及羯胡,同时石祗也在襄国称帝,内战全面爆发。351年,石祗被手下大将刘显所杀,之后刘显也被冉闵攻杀,后赵最终灭亡。
  • 石勒开拓疆土,灭汉赵,占有除辽东、河西以外的北方地区。后赵前期仍采取胡汉分治政策,但注意笼络汉族士人,减轻租赋,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儒家教育。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及荆州和幽州部分地区。
  • 后赵造句

    之后赵薇的哥哥赵剑发表声明称邹雪“策划了”军旗装事件,两人曾因合作生意产生分歧。
    只是刘曜在此战之后决策失误,未能利用此战对后赵所造成的震荡性效果,直捣襄国,而转锋南攻洛阳,致使贻误战机,才铸就了自己的失败。
    苏峻一死,祖约就感觉到末日来临,在江边吹来的刺骨寒风中,他带了亲信、宗族几百人逃往后赵。
    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
    不仅如此,用了几次后赵先生发现清洁器只能吸附毛发、灰尘等,像食物渣和碎屑等杂物依然难以清除。
    祖约庸才一个,在后赵的大举进攻下不断后撤,一直退到了淮南的寿阳,把哥哥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吴雪力求简洁地回答完,最后赵源告诉她,因为公司最近有事,可能会晚一点才能到她那里。
    冉闵为石虎养孙,改名石闵,是后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以勇敢善战著称。
    后赵,谁是小沈阳的恩师,在他本身的权力特别流行,否定有任何同性恋的内涵。
    羯胡的语言、风俗及状貌与康居等西域胡相同,西域胡在后赵羯胡之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可信的。
    佛图澄不仅成了后赵的“镇国之宝”,还是石虎后半生的精神支柱。
    这一城制初具于东汉后期,经曹魏、后赵、东魏、北齐不断改进,最终在邺南城的制度中得到总结。
    比如后赵国主羯人石勒推崇僧人佛图澄,下诏书“中州胡晋略皆奉佛”。
    勿庸提及年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不足十年后赵匡胤的大军就以沉锭系船之法在长江天险上架设浮桥冲上江南的土地!“王爷的意思是——”。

    汉字详情

    hòu [hou]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RGKD
    五行:
    仓颉: HMR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动词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小),从“攵”( 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後,迟也。——《说文》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名词

    (1) 后代,子孙

    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

    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形容词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英文翻译

    queen, empress, sove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hau6
    ◎ 客家话:[梅县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宝安腔] hiu3 [沙头角腔] heu5 [东莞腔] heu3 [陆丰腔] heu6
    ◎ 潮州话:hou6(hõu) ao6(ã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口上聲開口一等ghux/hovɣəu
    zhào [zhao]
    部首: 716
    笔画: 9
    五笔: FHQ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GOK
    四角: 4480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趙,趋趙也。——《说文》

    趙,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英文翻译

    surname; ancient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