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怕虎

hòu pà hǔ [hou pa hu]

词语释义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后怕虎造句

前怕狼,后怕虎的人终究是干不了大事的。
遇事不果断,前怕狼后怕虎,老在潜意识里想"这样做可能会有风险",结果把本来是自己的机会白白放过了。对待下属有争议的事情,也是左右摇摆,不知道该听谁的,结果被员工认为是"和蔼可欺",威信荡然无存。
哎呀!那样不行,这样也不行,你老前怕龙,后怕虎的,你最终什么事都做不成,吴泽军就抓住你这一弱点,把你父女俩的命运牢牢地捏在手心。
优柔寡断的人总是前怕狼后怕虎。
消极的人,做事心有杂念,前怕狼,后怕虎,想得太多,分散了精力,让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积极的人,有决心去完成每一件事,坚信有百分之百的意愿,就能找到百分之百的方法!
末世,当其他人还在前怕狼后怕虎的寝食难安的时候,谢天却有一群彪悍的丧尸保镖守护,夜夜好梦、高枕无忧。
要大胆试验,不要前怕狼,后怕虎。
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只怕什么事都做不成。
中国人要团结,不要怕,包括自己上司都一样不要怕,否则,中国人民永远不行,总是前怕龙后怕虎,做不起什么事啊。
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能做成什么大事?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
不敢越雷池一步胆小如鼠苟且偷安前怕狼,后怕虎贪生怕死唯唯连声引颈受戮知难而退坐以待毙。
要改革就不能前怕龙,后怕虎,要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年轻人应该朝气蓬勃,做事干练,不能少年老成,干事前怕狼,后怕虎,拖拖拉拉的。
自己这般浑浑噩噩,前怕狼,后怕虎的,干什么啊!自己穿越进来,变成这‘狮驼岭’小妖,那已经是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李大哥,你这个人做事就是前怕狼,后怕虎的,上次我说去劫宁城,你偏阻拦,幸亏大当家的听了我的话,要不然哪来能劫到这么多银子。
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然一事无成。

汉字详情

hòu [hou]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RGKD
五行:
仓颉: HMR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动词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小),从“攵”( 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後,迟也。——《说文》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名词

(1) 后代,子孙

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

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形容词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英文翻译

queen, empress, sovereign

方言集汇

◎ 粤语:hau6
◎ 客家话:[梅县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宝安腔] hiu3 [沙头角腔] heu5 [东莞腔] heu3 [陆丰腔] heu6
◎ 潮州话:hou6(hõu) ao6(ã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口上聲開口一等ghux/hovɣəu
[pa]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R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A
四角: 960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怕,怕惧。——《广韵》

鬼神怕嘲咏。——韩愈《双鸟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明· 于谦《石灰吟》

(2) 又如:惧怕(害怕);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怕怯(害怕)

语气词

(1) 用在谓语前面或句首,对某一情况进行估计、猜测,表示疑惑或商榷,相当于“恐怕”、“也许”、“或许”;在现代汉语里,句尾常带有“吧” 。如:怕是有什么意外,平时他总是准时来的;怕不(恐怕,也许);怕敢(恐怕也许)

(2) 岂,难道 。如:怕不待(岂不,难道不)

(3) 如其,倘

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

英文翻译

to fear, be afraid of; apprehen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5 [海陆丰腔] pa5 [梅县腔] pa5 [陆丰腔] pa5 [客语拼音字汇] pa4 [东莞腔] pa5 [宝安腔] pa5 [台湾四县腔] pa5 [沙头角腔] p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pʰaphrah/pheah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