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

hào chēng [ hao cheng]
繁体 號稱
注音 ㄏㄠˋ ㄔ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号称 hàochēng

(1) 以某名著称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
be known as

(2) 宣称,扬言

号称五十万大军
claim to be

词语解释

  1. 以某名著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魏 之 元瑜 ,号称翩翩。” 宋 司马光 《<薛密学诗集>序》:“ 薛氏 自 姚 秦 以来,世有伟人仕公卿将相,行能功业,光照简册,号称甲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蜀 中女子,从来号称多才,如 文君 、 昭君 ,多是 蜀 中所生,皆有文才。”

  2. 名义上是。

    《汉书·韩信传》:“ 楚 使 龙且 将,号称二十万,救 齐 。” 杨朔 《永定河纪行》:“地球上有不少号称鬼斧神工的奇迹,也无非是古代人民曾经拿手触摸过的痕迹。”

引证解释

⒈ 以某名著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魏之元瑜,号称翩翩。”
宋司马光《<薛密学诗集>序》:“薛氏自姚秦以来,世有伟人仕公卿将相,行能功业,光照简册,号称甲族。”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蜀中女子,从来号称多才,如文君、昭君,多是蜀中所生,皆有文才。”

⒉ 名义上是。

《汉书·韩信传》:“楚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
杨朔《永定河纪行》:“地球上有不少号称鬼斧神工的奇迹,也无非是古代人民曾经拿手触摸过的痕迹。”

号称的国语词典

以某种声名著称。

如:「号称二十万大军。」

号称的网络释义

号称

  • 【词目】号称
  • 【拼音】hào chēng
  • 【英译】[be known as;claim to be]
  • 【基本解释】
  • (1) 以某名著称
  •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
  • (2) 宣称,扬言
  • 号称五十万大军。
  • 号称造句

    在唐代诗坛上,李白和杜甫齐名,号称“李杜”。
    守护者们一起去看了新年演唱会,这个号称顶尖偶像的演唱会,星那歌呗也有参加。在这个演唱会里,有一个和几斗有着密切关系,在日本也是屈指可数的有名企业复活社。就在会场的气氛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星那歌呗的表演开始了。
    他足智多谋,百战百胜,号称“常胜将军”。
    洋洋乒乓球打得很好,号称“打遍全校无敌手”。
    这项商品号称效果神奇,但使用起来却和其它同类型产品差异不大,有点名不副实。
    枉我号称数学天才,这道初中的数学题我竟然不会做。
    我国登山运动员多次攀登号称“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
    那里四面受敌,号称四清六活。
    敌人号称拥有兵力二万三千多人。
    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只有二十万。
    语言在很多时候那都是假的,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都说远远的观望是最美的距离,人是应该有所牵挂的,情感的牵挂使我们与其他的人生有了紧密的联系。那些号称一无牵挂的人其实最可悲,他们活得轻飘而空虚。与平庸妥协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长城绵延六千多公里,号称“万里长城”。
    古今中外公认的长江天险,号称坚不可摧的江防工事,同样没有挡住我军胜利渡江!
    敌人号称最坚固的工事实际上却是摧枯拉朽的,被我军一击便攻破了。
    敌人的军队号称一百万,实际上只有十几万人。
    在这个号称中流意识高涨的社会,我却感到很纳闷,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越是中流,人生就越不幸吗?最糟也最棒,然后过着乞丐王子的生活。我想这就是我的生活哲学。松浦弥太郎。
    北冥真气号称天下真气无所不可融,基本上以前杨翊所遇见的真气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中被北冥真气分解而后同化成自己本身的真气,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王君苦槠树,号称标志长江南北的“分界树”。
    他们笔下生花,写出一篇篇歌颂运动员的名诗,他们号称祖国的青年诗人!
    世界上主要有两类人。第一类人有所成就,第二类人号称自己有所成就。第一类人不如第二类人那么多。

    汉字详情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
    chēng,chèn,chèng [cheng,chen]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QIY
    姓名学:
    仓颉: HDNF
    四角: 27992

    详细解释

    chèn

    动词

    (1) 符合,相当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chēng

    动词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声。( chèng)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名词

    (1) 称呼。称谓 。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秤)

    chèng

    名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英文翻译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cing3

    宋本广韵

    号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