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啕

háo táo [hao tao]
繁体 號啕
注音 ㄏㄠˋ ㄊㄠ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号啕 háotáo

(1) 放声大哭

号啕大哭
cry loudly;wail

词语解释

  1. 啼哭呼喊;放声大哭。

    《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顾皇嗣之号咷兮,存临者之悲声。” 鲁迅 《呐喊·明天》:“ 宝儿 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 单四嫂子 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

  2. 指大哭声。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入门闻号咷,幼子飢已卒。”

  3. 喧嚣;欢呼。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王逸 注:“号咷,讙呼。”

  4. 放声大哭。

    《西游记》第十六回:“﹝那和尚﹞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今日对君开笑口,只愁乐尽变号啕。” 清 刘鹗 《<老残游记>自叙》:“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秦牧 《长街灯语·奇迹泉》:“遇难者的家人正跟随在后号啕大哭。”

引证解释

⒈ 啼哭呼喊;放声大哭。

《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三国魏曹植《文帝诔》:“顾皇嗣之号咷兮,存临者之悲声。”
鲁迅《呐喊·明天》:“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 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

⒉ 指大哭声。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入门闻号咷,幼子飢已卒。”

⒊ 喧嚣;欢呼。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王逸注:“号咷,讙呼。”
放声大哭。 《西游记》第十六回:“﹝那和尚﹞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清李渔《奈何天·软诓》:“今日对君开笑口,只愁乐尽变号啕。”
清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秦牧《长街灯语·奇迹泉》:“遇难者的家人正跟随在后号啕大哭。”

号啕的国语词典

大声哭泣。《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想宜宁帖,毋致号啕。聊表丹诚,敬陈祭祀。」也作「号咷」。

号啕的网络释义

号啕

  • 【解释】:放声大哭。号 : 号(号) hào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 详细>>
  • 啕 : 啕 táo 〔嚎啕〕见“ 嚎”。
  • 【出处】:《西游记》第十六回:“﹝那和尚﹞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今日对君开笑口,只愁乐尽变号啕。” 清 刘鹗 《自叙》:“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 【示例】:秦牧 《长街灯语·奇迹泉》:“遇难者的家人正跟随在后号啕大哭。”
  • 号啕造句

    她受了一点小委屈就号啕大哭,真小气!
    她太伤心了,号啕大哭,谁也安慰不了她。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我蒙在被窝里号啕大哭,我幼小的心灵忍受不住这么大的侮辱。
    他们到了约但河外,亚达的禾场,就在那里大大地号啕痛哭。约瑟为他父亲哀哭了七天。
    可是媚兰伸出瘦弱的胳臂,把号啕的孩子拉了过来.
    孩子号啕大哭,震得他耳鼓嗡嗡响.
    又为你使头上光秃,用麻布束腰,号啕痛哭,苦苦悲哀。
    周进见姊夫说中他的心事,越发号啕大哭。
    但他的死对尼洛和帕特拉斯基却宛如晴天霹雳。他们号啕痛哭。
    吓,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
    27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
    雅五1瞎,你们富足的人,应当为那将要临到你们的悲惨哭泣号啕.
    挺撞到底,哪想到这么轻轻一句话,却使得他号啕大哭,难以自休。
    书中精彩的故事,有时让我捧腹大笑,有时让我号啕大哭,有时让我义愤填膺,有时让我拍手称快。
    那可怜的人一见来人便扑到他的肩上抽泣着、号啕着,指着泉水。那儿有几个妇女躬身站在一动不动的包裹前,缓缓地做着什么,却也跟男人们一样,无声无息。
    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啕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他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金秀贤在短片电视剧《爸爸的家》中的父子相认高潮戏当中,以“号啕大哭、最男人的哭”将角色的人物特征表现的丝毫不差。
    然而这种排场却没有在其死后延续,因为根据该国宗教传统,沙特国王死后也要跟平常人一样速葬、薄葬,号啕大哭、大操大办不被允许。
    这就应验了主借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在拉玛,你会听到号啕痛哭的声音,这是拉结在哭她的孩子们,而且谁也劝不住,因为她的儿女们再也不在人世了。”。

    汉字详情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
    táo [tao]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QRM
    五行:
    仓颉: RPOU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如“嚎啕”( háotáo

    英文翻译

    wail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梅县腔] tau2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jeu2 [客英字典] tau2 [海陆丰腔] to2 tau2 r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宝安腔] tau2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刀平聲開口一等dʰɑudau

    号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