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

yǒu bāng [ you bang]
注音 一ㄡˇ ㄅ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友邦 yǒubāng

(1) 友好国家

friendly state

词语解释

  1. 与本国友好的国家。

    《书·泰誓上》:“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友邦争问年今几,天子恨无官可酬。”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 俄国 认 中国 为全世界最亲密的友邦,愿意和 中国 为同盟国。”

引证解释

⒈ 与本国友好的国家。

《书·泰誓上》:“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友邦争问年今几,天子恨无官可酬。”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俄国认中国为全世界最亲密的友邦,愿意和中国为同盟国。”

友邦的国语词典

互相亲善的国家。

友邦的网络释义

友邦

  • 国家的友好邻邦。与本国友好的国家。
  • 友邦的翻译

    英语: friendly state, ally
    法语: pays ami

    友邦造句

    作为独立核算的公司,友邦的资本头寸并不受到影响。
    各国都以友邦之礼接待,只有推拉里人例外,要他付出一百塔兰特银币以及一百个女人做买路钱。
    上海友邦斯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恩尼特克是一家世界级端子台,连接器专业制造厂家。
    满清酋长名言录寧与友邦,不与家奴。
    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有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播仁爱于友邦。
    友邦保险中国区各分支机构是友邦保险集团的成员公司。
    圣旨到,奉天承运,众友诏曰:挚友,因生性豪放,广交四方,侠胆义肠,善助友邦,对待朋友,福难同当,深慰众友之心,为表心意,特赠短信一条,凭此短信可调集众友共渡难关!回复,。
    对于从来没有过销售经验的高珊来说,能够进入保险行业,并且成为友邦保险的销售精英纯属偶然。
    宝船七下西洋,惊涛巨浪不为阻;嘉会数十友邦,只将仁爱布四方。
    我在异国他乡遇到故知该友邦大使拒绝会见任何新闻记者或电视台记者我在异国他乡遇到故知。
    友邦人将本着“品质超群,服务到位”的宗旨,诚邀请海内外客户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同年六月十日,南京政府发表《敦睦邦交令》,称日本为友邦。
    邱义仁给"友邦元首"密款?欧鸿炼检调侦查中。
    苏联老大哥的麻烦不敢找,东德是自己的友邦,而且与这件事八竿子打不着,相反还间接救了自己一命。
    饱受病痛折磨的李友邦对看守说,早死早好,免你们在此随我吃苦。
    布什总统说:"我们努力促使世界各国,包括我们的友邦,相信本国人民,给予他们更大的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集会自由。
    上世纪末,无甚积蓄更无官职的老杜突然自动离职待岗,过起了“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的简素生活,这一举动令“友邦”们大为惊诧。
    至于和"友邦"元首开开性玩笑,讲讲荤段子……那是我的自由。
    申请人限于友邦大学或独立学院之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生。
    自强不息梦无疆,团结统一共担当。热爱祖国创伟业,服务人民写华章。崇尚科学扬国威,爱好和平睦友邦。遵纪守法达和谐,艰苦奋斗万古芳。

    汉字详情

    yǒu [you]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D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动词

    (1) 互相合作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riend, companion; fratern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宝安腔] ju1 (jiu1) [客英字典] ju3 ju1 [陆丰腔] jiu1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东莞腔] jiu1 [沙头角腔] je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 潮州话: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bāng [b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DT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JNL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 同本义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动词

    封,分封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g1 [东莞腔] bong1 [客语拼音字汇] bong1 [陆丰腔] bang1 [宝安腔] bong1 [台湾四县腔] bang1 [客英字典] bang1 [梅县腔] b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江平聲開口二等prung/peongp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