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yòu míng [you ming]
注音 ㄧㄡˋ ㄇㄧㄥˊ

词语释义

又称作,又叫做。

又名的国语词典

又叫做、又称为。

如:「『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又名的翻译

英语: alsoknownas,alternativename,toalsobecalled
德语: auchbekanntals
法语: aussiconnucomme:nomalternatif,êtreégalementappelé

又名造句

葱兰是一种无名气的小花。葱兰又名葱莲白花菖蒲莲韭菜莲玉帘肝风草,是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独头蒜似的磷茎。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玉脚蜈蚣俗称天龙,又名百脚虫,属于节肢动物,玉脚蜈蚣有非常多的脚,数也数不清。
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大红色的花,红得艳丽、红得惊人、红的如鲜血。漂亮的彼岸花,又会有谁知道她内心深处的忧伤?
柴藤的造型颇为罗曼谛克:或蓝色或粉红或白色的象小甜豆大小的花朵茂密地蔓延下垂,它主要生长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又名云豆树。
柽柳又名三春柳,被誉为“碱地之宝”,是观赏之佳卉。
林义与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
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
经专家现场辨认,这是一只中国河麂,又名牙獐,雌性,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肚子较大,有可能已经怀孕。
上官云珠,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名均荦,字超群,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
据了解,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属三苯甲烷类染料。
陛下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过保有见世而已,人生能几何?当受我秘密大喜乐禅定,又名多修法,其乐无穷。
离卦,又名火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这是照旷。”。
《通告》中称,剧毒急性鼠药包括毒鼠强、毒鼠硅、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等。
乌饭树又名南烛,每年立夏时节,江淮一带的人习惯采南烛叶煮成乌糯米饭,故名乌饭树。
木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又名天宁寺凌霄塔。
又名黑鲩、螺蛳青、青鲩、乌鲭等,具有补气养胃、醒脾、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
“紫铆”又名紫矿,还有紫梗、紫草茸、虫胶等名。

汉字详情

yòu [you]
部首: 228
笔画: 2
五笔: CCC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K
四角: 7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同本义 。后作“右”

又,手也,象形。——《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

副词

(1) 复,再,再一次

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衣》

天命不又。——《诗·小雅·小宛》

又命之。——《仪礼·燕礼》

又试之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读了又读;又是他;又问;又起个窖儿(比喻多费了一道手续);又称;又说

(3) 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书·禹贡》

(4) 又如:又打又闹;又惊又喜;又哭又笑

(5) 而且,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未可明诏大号…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6) 又如:路很近,车子又快,一会儿就到

(7) 连词。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如:一年又三个月;二又三分之一

(8) 表示轻微转折 。如:我原来想去,现在又不想去了

(9) 表示一连串事情接连出现 。如: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

(10) 加之 。如:除了拖拉机,又添了一台插秧机

(11) 另外

周处…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世说新语·自新》

英文翻译

and, also, again, in ad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u6
◎ 客家话:[梅县腔] ju5 [沙头角腔] jeu3 [客英字典] ju5 [宝安腔]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4 [海陆丰腔] ru6 ru3 [台湾四县腔] ju5 [东莞腔] jiu3 [陆丰腔] jiu6
◎ 潮州话:iu5 (iû) 「揭阳」iu6「潮阳」(iû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iuh/hiowĭəu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