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

yuán běn [ yuan ben]
注音 ㄩㄢˊ ㄅㄣ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原本 yuánběn

(1) 起初;首先

他原本住在山东
originally

(2) 往昔;先前,从前

他原本是干庄稼活的
formerly

词语解释

  1. 事物之所由起;根源。

    《汉书·匡衡传》:“今 长安 天子之都……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 崔信 ﹞以 章武 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 晋 之 张华 。” 清 尤侗 《<坚瓠秘集>序》:“正逐物求知,各有原本。”

  2. 追溯事物的由来。

    《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文选·枚乘<七发>》:“於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李周翰 注:“言使博学辩辞之士,陈説山川之原本,尽名草本之所出。” 唐 柳宗元 《柳公行状》:“原本定罪,穷理辩刑,而 腆 竟获宥,克復本职。”

  3. 本来;原来。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 小邓家庄儿 ,原本是 二十八棵红柳树 邓老爷 的房子。”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所可假定的,是某一种情绪存在时的生活状态,原本应当由实际生活引起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姚长庚 夫妇原本有两个儿子,都没了,乘下个女儿,拿着象眼珠子一样宝贝。”

  4. 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

    明 周亮工 《书影》卷三:“然则《史记》曾经删定,非本书矣。更不知删去何等,或删本与原本并行,后世独行原本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阿英 《鲁迅书话》:“此书原本还要阔大一点,是毛边的,已经旧主人切小。”

  5. 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鲁迅 《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 苏俄 排演原本《莎士比亚》。”

引证解释

⒈ 事物之所由起;根源。

《汉书·匡衡传》:“今长安天子之都……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唐李景亮《李章武传》:“﹝崔信﹞以章武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
清尤侗《<坚瓠秘集>序》:“正逐物求知,各有原本。”

⒉ 追溯事物的由来。

《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文选·枚乘<七发>》:“於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李周翰注:“言使博学辩辞之士,陈説山川之原本,尽名草本之所出。”
唐柳宗元《柳公行状》:“原本定罪,穷理辩刑,而腆竟获宥,克復本职。”

⒊ 本来;原来。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小邓家庄儿,原本是二十八棵红柳树邓老爷的房子。”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所可假定的,是某一种情绪存在时的生活状态,原本应当由实际生活引起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长庚夫妇原本有两个儿子,都没了,乘下个女儿,拿着象眼珠子一样宝贝。”

⒋ 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

明周亮工《书影》卷三:“然则《史记》曾经删定,非本书矣。更不知删去何等,或删本与原本并行,后世独行原本耳。”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阿英《鲁迅书话》:“此书原本还要阔大一点,是毛边的,已经旧主人切小。”

⒌ 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鲁迅《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苏俄排演原本《莎士比亚》。”

原本的国语词典

事物的起源和根本。

原本的网络释义

原本 (汉语词语)

  • 原本(1):是本来的意思,比如说一句话本来没什么其他意思,结果你理解成其他意思,那这个本身的意思就可以说成原本的意思。
  • 原本(2):是书本的原稿,写书,就会有第一本 那就是原本。
  • 原本的翻译

    英语: originally, original
    德语: original (Adj)​, ursprünglich (Adj)​
    法语: original

    原本造句

    原本就有矛盾的姐妹俩一见面就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原本朴实的他,受不了都会纸醉金迷的诱惑,赔上了光明前途。
    李丽把原本很有趣的事情讲得索然无味。
    原本晴朗的天空顷刻之间乌云密布。
    这场误会使两颗原本亲密无间的心灵产生了距离。
    战争过后,这里原本静美的村落变得满目疮痍。
    我原本可以就这样闷闷不乐百无聊赖,而我却选择了写作并让自己开心起来。
    他原本想卖乖讨好,不想反而弄巧成拙,讨了个没趣。
    故事的最后,原本有些口吃的那个小男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脸上露出一个虚假的笑容,使他原本难看的脸更难看了。
    你们原本是一家人,为何要闹到兄弟阋墙,徒惹人非?
    等他从口袋裡拿出一面宣传旗子,原本面面相觑的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本已经风雨飘摇的企业,哪裡承受得住再一次的金融风暴?
    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在侵略者的践踏下,那个原本美丽的小村子变得满目疮痍。
    我们原本计划今天要去郊游,然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
    每次考试他总要画蛇添足般多写很多无用的话,让原本简洁明了的作文显得冗杂累赘。
    寒流将原本奔流不息的瀑布冻住。
    我原本务农,所以今天下田帮你们割稻,只因见猎心喜。
    一阵细雨过后,原本悬浮在空中的灰尘荡然无存。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206
    笔画: 10
    五笔: DRI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HAF
    四角: 712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形容词

    (1)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如:原油;原粮

    动词

    (1) 推究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英文翻译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