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本

yuán běn [ yuan ben]
注音 ㄩㄢˊ ㄅㄣˇ

词语释义

根本;根源。

词语解释

  1. 根本;根源。

    《隋书·音乐志上》:“乐者……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南史·儒林传·沉峻》:“凡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源本探《周雅》,芬香擷《楚词》。”

引证解释

⒈ 根本;根源。

《隋书·音乐志上》:“乐者……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
《南史·儒林传·沉峻》:“凡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源本探《周雅》,芬香擷《楚词》。”

源本的网络释义

源本

  • yuán běn
  • 源本
  • 根本;根源。《隋书·音乐志上》:“乐者……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南史·儒林传·沉峻》:“凡圣贤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源本探《周雅》,芬香撷《楚词》。”
  • 源本集团于2009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的实践及研究工作,参与了众多行业的新媒体营销,为国内最早、最受信赖的新媒体运营专家和新媒体营销培训机构。公司本着“创新为源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新媒体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服务经验,为“北大国家软实力研究院”微营销唯一指定运营机构;“中国微营销协会”发起机构;“中国美业协会”新媒体运营教育服务机构。
  • 源本造句

    通过巩固光源本身的开关,控制调光器到一个固定的灯可以让用户觉得他们感人轻本身。
    源源本本说来的话,我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总是很友好,很乐于助人,但是每件事情都有例外。
    毕业前夕他鼓足勇气向她表白,遭到婉言拒绝的故事源源本本讲了一遍。
    地球妈妈已很累,哺育万物太疲惫。生产资源本费神,千万不要太浪费。能省则省多节约,低碳环保要作为。亚洲熄灯日,节能进行时,让地球妈妈更加美!
    地球资源本有限,节省节约是关键,随手拧紧水龙头,一点一滴都是宝,无人房屋莫开灯,一度电源也节省,亚洲熄灯日,熄灯一小时,捍卫地球资源,共建美好家园!
    李墨源本打算还了愿就离开,没想过要惊动庙里的住持方丈,现在看小乐儿兴致很高地跟着知客僧往后走,也只好尾随着两人,七拐八弯地来到了方丈的禅室。
    接着,验尸官把他们作证时说偶然碰到克莱德的话源源本本讲了一遍。
    她把发生的事源源本本地告诉了我。
    鸟兽虫鱼隐行中,森林水源本相通;郁郁葱葱林木盛,生态和谐世安宁;红眼黑心一片树,狂沙来袭戈壁驻;黑眼红心树一棵,沙漠亦可变乐窝。保护森林,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世界森林。
    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本是子虚乌有,不过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罢了。
    人力资源本科班,方舒近况。
    把他们作证时说偶然碰到克莱德的话源源本本讲了一遍。
    世界资源本少有,胡乱开发令人愁。铺张浪费资源丢,要想再生需长久。牢记勤俭惜资源,代代相传无尽头。世界勤俭日,愿你勤俭持家,日日富有!
    这次《论集》收入多篇有关目录编纂的前言后记,叙述缘起始末,阐释发凡起例,皆能源源本本,真知灼识,随处可见。
    自此以至于九族,都源本于这三种亲属关系,所以才叫做“至亲”,怎么可以不亲厚和睦呢?
    大胆计划下一步把光学共振器安放在激光细胞自身中,省去除光源本身以外的任何设备。
    只是说世间文字与我等修行人有害无益,岂不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世间道理根源本来浅显,可意会知之,非要用文字描述,反倒是驴唇不对马嘴。
    勤俭是美德,人人要记牢。人人都勤俭,家富国强大。人人都浪费,饥荒年年多。资源本有限,节省用万年。世界勤俭日,做一个勤俭的人,快乐多多!
    地球资源本有限,严重浪费已枯竭。胡乱排放多污染,环境破坏难复原。环保意识需宣传,节能减排第一件。人人节约力量大,环境优美空气鲜。亚洲熄灯日,熄灯一小时,爱护我们共有的家。
    这一结果表明,品种间的基因流发生频率非常低,不会对保存种质资源本身的遗传特性造成明显的影响。

    汉字详情

    yuán [yu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DR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HF
    四角: 31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 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英文翻译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东莞腔] ngen2 [客英字典] ngien2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ngyan/ngvanŋĭwɐn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