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

hòu pò [hou po]
注音 ㄏㄡˋ ㄆㄨˇ

词语释义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湖北西部和四川一带均有栽培。树皮和根皮供药用,能温中、下气、燥湿、消痰。

词语解释

  1. 忠厚朴实。

    《商君书·赏刑》:“坚者破,鋭者挫。虽曰圣智、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

  2. 落叶乔木。叶倒卵形,多集生枝顶。初夏开花,白而香。木材轻软致密,不翘不裂,供细木工、乐器用。又为观赏树。中医以树皮入药,性温味苦辛,功能温中、下气、燥湿,主治胸腹胀满、泻痢、痰饮、喘咳等症。花功用同而力较弱。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楟柰厚朴,梬枣杨梅。”《急就篇》卷四:“芎藭厚朴桂栝楼。” 颜师古 注:“厚朴一名厚皮,一名赤朴,凡木皮皆谓之朴,此树皮厚,故以厚朴为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厚朴》:“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朴、烈、赤诸名。”

引证解释

⒈ 忠厚朴实。

《商君书·赏刑》:“坚者破,鋭者挫。虽曰圣智、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
落叶乔木。叶倒卵形,多集生枝顶。初夏开花,白而香。木材轻软致密,不翘不裂,供细木工、乐器用。又为观赏树。中医以树皮入药,性温味苦辛,功能温中、下气、燥湿,主治胸腹胀满、泻痢、痰饮、喘咳等症。花功用同而力较弱。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楟柰厚朴,梬枣杨梅。”
《急就篇》卷四:“芎藭厚朴桂栝楼。”
颜师古注:“厚朴一名厚皮,一名赤朴,凡木皮皆谓之朴,此树皮厚,故以厚朴为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厚朴》:“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朴、烈、赤诸名。”

厚朴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湖北西部和四川一带均有栽培。高六至十五公尺。树皮为紫褐色,叶呈倒卵形,花僧帽状、有香气。树皮可利尿及治霍乱、咳嗽、伤寒等,花果亦可入药。

厚朴的网络释义

厚朴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 厚朴,植物学范围内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常见为厚朴(原亚种) M. officinalis subsp. officinalis与凹叶厚朴(亚种) M. officinalis subsp. biloba两种,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中药材中专指该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皮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切丝,姜制用。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还能加入癌症药物中。
  • 厚朴的翻译

    英语: magnolia bark (bark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厚朴造句

    王燕均的事迹就像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厚朴酚能使到淋巴白学病之细胞凋亡。
    这类人群大多体型偏瘦、脉细、口干、眼干、睡眠差,治疗应以养阴兼疏通为主,多用黑矾、当归、砂仁、厚朴等中药。
    女性还可以用玫瑰花、厚朴花、枸杞子泡茶饮用,调整气机。
    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术甘苓;厚朴生姜同煮煎,热多寒少温疟平。
    便秘这么长时间,芒硝、厚朴、大黄,这都是中医很厉害的攻下通便药。
    沈厚朴这是在婉转的说石韦在信口胡言。
    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这六种药物,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什么?答案砂仁、白豆蔻。
    镜心说她连累了他,说龙少爷的事让她觉得心烦,让厚朴帮忙打听。
    在中国,厚朴一直被用来治疗阿米巴痢疾。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与淡马锡和高盛结成有限合作伙伴的厚朴基金,正以比中国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更快的速度在使用资金。
    慈禧太后去世前,因身体虚弱,已无法饮药,御医张仲元等只得拟“滋胃和中代茶饮”,即竹茹、鲜青果、厚朴花和羚羊角制成,不过这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看来,制度也不是“千金方”可以包治百病,无论业内还是圈外都不能旁观,都要先服下“厚朴”、“使君子”两味,治人心、驱时弊。
    故治宜滋阴润肠兼健脾,方用麻子仁丸和四君子汤加减,以麻仁、枳实、厚朴、白芍、人参、白术、茯苓等为基础。
    在多位曾与阎安共事的作家看来,阎安有敦厚朴实的一面,也是一个在人情礼数上非常周到细心的人,其办公室内醒目位置摆了不少“与领导的合影”。
    方法采用甲基橙实验,通过检测小鼠胃内容物中甲基橙光密度来考察厚朴与姜炙厚朴水煎液对小鼠胃排空机能的影响。
    舞笙垂垂落空挣扎的气力,他向厚朴透露表现,请他回抵家乡,好好善待爸爸妈妈,他们固然曾经做过坏事,却曾经都是风烛残年,并且曾经遭到了责罚。
    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憨厚朴实有碍事业的成功。约翰克拉克。

    汉字详情

    hòu [hou]
    部首: 206
    笔画: 9
    五笔: DJB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AND
    四角: 712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厂( 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2) 同本义

    谓地盖厚。——《诗·小雅·正月》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见于厚土。——《素问·王常政大论》

    (3) 又如: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厚坤(大坤);厚厚(大地)

    (4) 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距离大的。 与“薄”相对

    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5) 又如:厚木板;厚嘴唇;厚膊(厚的肉干);厚皮(脸皮厚);厚大(又厚又大);厚皮馒头(比喻不切题的文章、言论);厚厚(很厚)

    (6) 大

    不厚其栋。——《国语·鲁语》。注:“大也。”

    (7) 又如:厚幸(大幸);厚福(大福);厚德(大德)

    (8) 丰厚

    告之者其赏厚而信。——《韩非子·奸劫弑臣》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墨子·尚贤上》

    崔氏之家财产甚厚。—— 元稹《莺莺传》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厚赂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厚贶(丰厚的赏赐);厚施(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厚秩(丰厚的俸禄);厚俸(丰厚的俸禄)

    (10) 重;多

    厚其液而节其帤。——《周礼·考工记·弓人》。注:“多也。”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厚诬(大加毁谤);厚优(优厚的照顾);厚款(厚意款待);厚报(优厚的酬劳)

    (12) 忠厚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 刘氏者必 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人心风俗日益厚。——魏源《海运全案跋》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行厚而辞深。——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陈明选宽厚呕煦。——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3) 又如:厚亡(亡失很多);厚费(耗费多);厚扰(多多打扰)

    (14) 深

    必厚其鞈。——《吕氏春秋·辨士》。注:“深也。”

    (15) 又如:厚交(深交);厚结(深相结交);厚诬(深加欺骗、蒙蔽)

    (16) 深厚

    然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陵与 子卿素厚。——《汉书·李广苏建传》

    (17) 又如:厚密(情义深厚密切);厚情(深厚的情意);厚德(深厚的恩德);厚泽(深厚的恩泽)

    (18) 酒味浓的 。如:酒味很厚

    名词

    (1) 厚度 。如:楼板厚30厘米;两尺厚的雪

    (2) 财富

    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韩非子·有度》

    动词

    (1) 优待;推崇

    因而厚遇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君实视遇厚。——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遇足下素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厚生(重视养生以保长寿)

    英文翻译

    thick; substantial; greatly

    方言集汇

    ◎ 粤语:hau5
    ◎ 客家话:[梅县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pun1) [客英字典] heu5 [台湾四县腔] heu5 (pun1) [客语拼音字汇] heu1 [东莞腔] heu3 [沙头角腔] heu5 [宝安腔] hiu3 [陆丰腔] heu3
    ◎ 潮州话:g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口上聲開口一等ghux/hovɣəu
    pǔ,pò,pō,piáo [pu,po,piao]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Y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piáo

    名词

    (1) 姓(明代有朴素)

    (2) 另见 pō;pò;pǔ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2) 树木的皮,木皮 。如:厚朴

    (3)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4) 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5) 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形容词

    (1) 质朴。通“樸”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2) 壮大 。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3) 另见 piáo;pō;pǔ

    名词

    (1)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2) 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3) 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4) 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动词

    (1) 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2)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3) 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形容词

    (1) 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2)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3) 另见 piáo;pō;p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mple, unadorned; sincere; surname; a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piu4 pok3
    ◎ 客家话:[梅县腔] pok7 [宝安腔] pok7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海陆丰腔] puk7 pok7 [台湾四县腔] puk7 pok7 [客英字典] pok7 [东莞腔] pok7
    ◎ 潮州话:pog4(phok) <姓>piou1(phiou) [饶平、揭阳、潮阳]piao1(phia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角入聲開口二等phruk/pheokpʰ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