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压

yā yā [ ya ya]
繁体 壓壓
注音 一ㄚ 一ㄚ

词语释义

密集貌;盈满貌。

词语解释

  1. 密集貌;盈满貌。

    《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 黄太尉 ﹞人马过 东平府 ,进 清河县 ,县官们压压跪於道傍迎接。” 高凤阁 《垫道》:“装砖的时候,不管怎说吧,人多是好干活,不大工夫就装了压压一车。”

引证解释

⒈ 密集貌;盈满貌。

《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黄太尉﹞人马过东平府,进清河县,县官们压压跪於道傍迎接。”
高凤阁《垫道》:“装砖的时候,不管怎说吧,人多是好干活,不大工夫就装了压压一车。”

压压的网络释义

压压

  • 压压,拼音yà,
  • 密集貌,盈满貌。
  • 由于某物品占空间比较大,需要进行对其压缩,减少体积时用到的词,具体的内容是通过对物品施加压力。
  • 压压造句

    月光下望去,远处是一片黑压压的树林。
    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堤岸上大柳树林子里,挤得乌压压的,人山人海。
    天空黑压压的,好像要下雨了。
    树林下,行军蚁浩浩荡荡的向远方行进着,黑压压的一片,场面壮观的让人不可思议。
    夏季天气热,防暑降温忙,短信提醒您:没事压压腿,天热多喝水,饮食偏清淡,出门记带伞,生活乐平凡,健康永相伴!夏日快乐!
    这时,原本还是皓月当空,碧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像被刮了一层彩,黑压压的乌云呈雷军之势滚滚而来。
    花木堡境如其名,无数古木巨树,参天耸立,在若明若暗的灯光映衬下更显神秘,黑压压的一大片,无边无际。
    黑压压的云头完全遮住了太阳。
    两辆车相撞,甲看看自己车没事,而乙方的车却撞瘪了车头,于是拿出一瓶酒说喝点酒压压惊吧,乙喝了几口说你也喝,甲说我等交警调查完再喝!
    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森林里,没有阳光,四周静悄悄的,眼前云雾迷蒙,黑压压的树枝就像一个个怪物的触角一般向不同的方向伸展着,隐。
    转过街角,叶孤城才知道为什么暹罗像一座死城一样,整个广场黑压压的全部是人,几乎城内的所有人都跪在了祭坛的周围,眼睛漫然的看着祭坛的中心。
    三姑六婆,街坊邻舍,黑压压的一层层正在等着观看比武呢,那啥,叶家大院打杂佣人都全来了。
    白桦林里,日光被黑压压的绿色遮住大半,地上阴冷湿滑,林深无人处传来清幽琴声,闻声寻去,只见一位白衣老者抚琴弹奏。
    黑压压的人群,斜风细雨打在人脸上,身上,每个人都浑身湿透。
    黑压压的森林神秘莫测,穿着制服的队员正互相招呼着,鱼贯而入。
    本可趁俄有求于我,狠狠压压价的,非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类败家子,早死早好吧!回复本帖。
    同时,探讨了恒压源压力波动对轧机液压压下控制系统精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驾驶舱,却能够清楚的看到黑压压成片的修罗兽好似发疯了一般,以极快的速度朝着这边蜂拥而来。
    吉尔贝勋爵平静地露出了不满的情绪,审视着瓢泼大雨,黑压压的浓云,郁郁葱葱的夏令树木。

    汉字详情

    yā,yà [ya]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FYI
    五行:
    仓颉: MG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宋本广韵

    yā,yà [ya]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FYI
    五行:
    仓颉: MG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