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理

xié lǐ [ xie li]
繁体 協理
注音 ㄒ一ㄝˊ ㄌ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协理 xiélǐ

(1) 协助办理

assist;assist in mangement

(2) 旧时某些银行、企业中地位次于经理的负责人

assistant manager

词语解释

  1. 合理,正确。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三:“适有所谈,而诸学士发笑,必某言不协理也。”

  2. 协助办理。

    《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卿既为僧,即委卿协理斋事。” 清 刘大櫆 《湖南按察司副使朱君墓志铭》:“﹝ 朱陵 ﹞考选 贵州 道监察御史,协理 山东 道事。”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 日本 初聘西人协理,今则全换土人,不用西人矣。” 王闿运 《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公自奉统率之命,调和倍难于协理时矣。”

  3. 清 代官职,职责是协助主要大臣处理事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 叶尔羌 办事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一人。”

  4. 旧时规模较大的银行、企业中协助经理主持业务的人,地位仅次于经理。

引证解释

⒈ 合理,正确。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适有所谈,而诸学士发笑,必某言不协理也。”

⒉ 协助办理。

《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卿既为僧,即委卿协理斋事。”
清刘大櫆《湖南按察司副使朱君墓志铭》:“﹝朱陵﹞考选贵州道监察御史,协理山东道事。”
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日本初聘西人协理,今则全换土人,不用西人矣。”
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公自奉统率之命,调和倍难于协理时矣。”

⒊ 清代官职,职责是协助主要大臣处理事务。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叶尔羌办事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一人。”

⒋ 旧时规模较大的银行、企业中协助经理主持业务的人,地位仅次于经理。

协理的国语词典

协助办理。

如:「张小姐在公司担任协理已满三年。」

协理的网络释义

协理

  • 协理,汉语词汇。
  • 拼音:xié lǐ
  • 释义:1、合理,正确。2、协助办理。3、清代官职,清朝京师僧道官之副职。道光二十四年(1844)设,京师僧官分设各城者八,道官分设各城者六,皆置协理一人,由僧录司、道录司给札。4、职务
  • 协理造句

    他在场也好,倒要让他瞧瞧,世界上竟有东协理伊都这样雄才大略,锦心绣口的人。
    中士为卫生队领导办公室打来两瓶开水,正在为协理员泡茶。
    派翠西亚:各部门经理的主管是协理,而协理的主管是执行长?
    克里斯哈哈!你真有责任感我要升你做协理。
    过了一阵,协理员找郭开山谈话说,上面调来一名军医到康复科,叫郭开山去接下,郭开山坐着小车班的吉普接来了新来的军医。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华夏印社会员、淄博市书协理事等,供职于淄博市博山区工人文化宫。
    这人是当时一个大军区的营房协理员,是名扬全国的“学用”。
    曾任嘉义市第三信用合作社协理的黄觐宸,有三子一女,王如玄嫁给次子黄东焄,黄东焄目前担任“法务部参事”,长子及么儿都是医师。
    协理指定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话。
    劳瑞拉贝雷斯宾塞是负责本科招生的协理主任。
    连辑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四点希望,他要求,新一届报协理事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协理员发现了杨辅勤的状态,还是接着问“英文字呢?能读懂多少?”。
    上级派来的协理员已经到了,你们去接待一下。
    我的小妹妹敬美当兵以后就在部队结了婚,妹夫是个协理员,一个很实在大度的山东汉子,后来两人一块儿转业到了太原钢铁公司。
    他说,明年銮中赞助人小组将出版特辑,记载銮中一路走来的慨况及各区协理会的组织情境。
    大陆有他的崇拜者,甚至在群山环绕的赖索托,出身台化、经王永庆调教的年兴纺织协理林见安,也日日在与非洲部属操练着王永庆的“追根究柢”管理兵法。
    轻分量的协理简直适应湿度变化,吸收多余油分,让彩妆特别大白,延迟彩妆时间。
    皇帝赵匡胤已经宣布御驾亲征了,还是与上次征讨潞州的方式相同,皇弟赵光义为大内都虞侯,吴廷祚留守汴梁,吕余庆协理事务。
    协理京营戎政的兵部侍郎王家彦,如何才能振刷营务,王家彦称。
    参与此次考察评审的还有中国家协高级顾问、故宫博物院原科技部主任曹静楼,河北省家协理事长李凤婕、副理事长贾然,中国家协副秘书长吴国栋、潘晓霞等。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223
    笔画: 6
    五笔: FL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SC
    四角: 44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办( xié)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

    (2) 同本义

    協,众之同和也。——《说文》

    协和万邦。——《书·尧典》。传:“合也。”

    协用五纪。——《书·洪范》。传:“和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与彼协心。

    协规同力。

    声律相协而八音生。——《太玄·数》

    (3) 又如:协允(合理公平);协气(和气);协恭(友好而同心协力);协睦;协畅;协调;协泰(协和安泰)

    (4) 合;共同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注:“同也。”

    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书·盘庚下》。孔传:“汝无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

    (5) 又如:协谋(共同谋略);协爱(共同热爱);协庆(共同庆贺);协比(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即朋比)

    动词

    (1) 调和;调整

    协此四国。——《礼记·孔子闲居》

    (2) 又如:协正(调整而使之正确);协序(调和使有规律);协律(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协顺(调和使如意)

    (3) 帮助 。如:协饷(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协济(接济);协飞熊(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占卜得要贤臣。后果遇姜尚。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

    (4) 顺服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书·微子之命》

    (5) 又如:协从;协附(依附);协服

    (6) 用同“胁”。逼迫

    余皆协从。——《金声玉振集》

    (7) 怀抱 。如:协孕(怀孕);协私网上;协情

    (8) 符合

    实有爽德,协于丹朱。——《国语·周语上》

    (9) 又如:协韵(符合韵律);协义(符合礼义);协句(协韵);协中(符合中庸)

    (10) 合并 。如:协意(合成一种意义)

    (11) 勾结 。如:协党(结党);协比(勾结)

    名词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2) 又如:协台(副将)

    英文翻译

    be united; coop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ip6
    ◎ 潮州话:hiab8 (hîap) 「澄海」hiag8 (hîak)

    宋本广韵

    [li]
    部首: 436
    笔画: 11
    五笔: GJ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WG
    四角: 16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3) 治理;管理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

    (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

    (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

    当窗理云鬓。

    (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

    (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

    (9) 温习;熟习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

    (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

    (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

    (12) 区分;辨别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

    (14) 理睬,理会

    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

    (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

    (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

    (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

    (18) 操理

    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名词

    (1) 纹理;条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

    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

    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

    (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

    (3) 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为理。——

    管子·小匡》

    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

    (5) 道理,义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

    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

    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

    (6) 又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

    (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

    (9) 使者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10) 媒人

    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

    (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

    (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

    (13) 通“吏”。狱官

    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

    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

    形容词

    治理得很好

    本事不理。——《荀子·天论》

    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

    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英文翻译

    reason, logic;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1 li3 [客英字典] li1 li3 [海陆丰腔] li1 li3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1 [梅县腔] li1 [沙头角腔] li1 [宝安腔] li1 [客语拼音字汇]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