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簧
注音
ㄆㄠˊ ㄏㄨㄤˊ
词语释义
即匏笙。
词语解释
即匏笙。
清 姚鼐 《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綺组会者丝邪,而孰为之机邪?鸣者匏簧邪,而谁噏以扬邪?”
引证解释
⒈ 即匏笙。
引清姚鼐《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綺组会者丝邪,而孰为之机邪?鸣者匏簧邪,而谁噏以扬邪?”
匏簧的网络释义
匏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2) 同本义
匏,瓠也。——《说文》
匏有苦叶。——《诗·邶风·匏有苦叶》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其器陶匏。——《汉书·郊祀志下》
英文翻译
gourd; musica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4
◎ 客家话:[梅县腔] pau2 [海陆丰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台湾四县腔] pau2 [陆丰腔] pau3
◎ 潮州话:颇欧5(袍)
◎ 客家话:[梅县腔] pau2 [海陆丰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宝安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台湾四县腔] pau2 [陆丰腔] pau3
◎ 潮州话:颇欧5(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庖 | 薄交 | 並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bʰau | brau/be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黄声。本义: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
(2) 同本义
簧,笙中簧也。——《说文》
并坐鼓簧。——《诗·秦风·车邻》
调竽笙竾簧。——《礼记·月令》
愿假簧以舒忧兮。——《楚辞·忧苦》
(3) 又如:簧言(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欺人的谎言);簧口(如簧之口。多借指馋言);簧口利舌(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4) 弹簧圈 。如:弹簧;表簧;闹钟的簧断了
(5) 笙,竽
簧,笙、竽皆谓之簧。——《正字通》
左执簧。——《诗·王风·扬之水》
(6) 动听的语言
巧言如簧。——《诗·小雅·巧言》
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庄子·骈拇》
(7) 又如:簧言(谎言);簧鼓(蛊惑;煽动);簧惑(比喻以巧言迷惑人);簧诱(用巧言诱惑欺骗)
英文翻译
reed of woodwind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ng2 wa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wang2 [客英字典] vong2 [梅县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vo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ng2 wa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wang2 [客英字典] vong2 [梅县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v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黃 | 胡光 | 匣 | 唐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一等 | 宕 | 唐 | ɣuɑŋ | ghuang/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