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dòng tài [dong tai]
繁体 動態
注音 ㄉㄨㄥˋ ㄊㄞ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动态 dòngtài

(1) 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

dynamics;development

词语解释

  1. 事情发展变化的情况。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十五:“这个材料描绘了农村中各阶层的动态。”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天早晚和深夜向敌军广播着我军的胜利消息, 板门店 和谈动态。”

  2. 活动中的状态、状况。

    朱光潜 《谈文学写作练习》:“叙事与绘态之中还是叙事最要紧,叙事其实就是绘动态,能绘动态就能绘静态。”

引证解释

⒈ 事情发展变化的情况。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十五:“这个材料描绘了农村中各阶层的动态。”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天早晚和深夜向敌军广播着我军的胜利消息, 板门店和谈动态。”

⒉ 活动中的状态、状况。

朱光潜《谈文学写作练习》:“叙事与绘态之中还是叙事最要紧,叙事其实就是绘动态,能绘动态就能绘静态。”

动态的国语词典

情势变迁的发展状态。

如:「这件事情的发展动态,有关人员正在密切注意当中。」

动态的网络释义

动态

  • 动态,指(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艺术形象表现出的活动神态;运动变化状态的或从运动变化状态考察的。
  • 动态造句

    一听到犬吠,侦察兵马上警觉地观察四周的动态。
    您好,游戏盒写动态吸引粉丝不太可能。你可以参加那个涨粉活动,那个不错哦。当然,你可以发引起大家共鸣的动态,如祖国之类的。
    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以厚植民众健康,运用模式能因时制宜,做动态的应变,才能随时达成全民最大的期望。
    主要的区分方法莫过于看句子中的词语词性了,是动词的且能够表达动作形态的自然是动态描写。
    这就是为什么动态地改变菜单有时候事与愿违。
    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于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宇宙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人的命运也是动态的,随时在改变。
    我们要生动活泼地、具有说服力地教育青年工人端正劳动态度。
    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不要总看人家的动态,就算你在累,人家也不理会。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你的每一次动态,都让我心潮澎湃。
    堆是在计算机RAM中的一块内存,它可以进行,动态内存分配。
    网格是跨越多个管理域的异构计算资源和服务的动态集合。
    有积极的劳动态度,愿意和可以正在没有监视的情况下勤奋地劳动。
    碧潭泉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呈现日动态变化和月动态变化。
    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汉字详情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tài [tai]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D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IP
    四角: 403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