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头

pī tóu [pi tou]
繁体 劈頭
注音 ㄆ一 ㄊㄡˊ

词语释义

劈头 pītóu

(1) 正冲着头;迎头

走到门口劈头碰见老王从里边出来
straight on the head

(2) 开头;起首

劈头第一句话
at the very start

词语解释

  1. 迎头;当头。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四折:“抱定粧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不防他 刘太后 劈头相遇。”《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王员外 ……便抢过一根棒子,劈头就打道:‘畜生,还不快走!’”《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琥珀 ﹞劈头见了 珍珠 ,説:‘你见 鸳鸯 姐姐来着没有?’”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他气极了,拿了一把镰刀,劈头一下,把 孟祥英 的头上打了个血窟窿。”

  2. 开头,起首。

    《朱子全书》卷六六:“劈头一箇王正月,便説不去。” 邹韬奋 《民族解放与人民战线》:“本报的目的,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毛泽东 《反对投降活动》:“中华民族在 日本 侵略者面前,历来存在的劈头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战不战的问题。”

引证解释

⒈ 迎头;当头。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抱定粧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不防他刘太后劈头相遇。”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王员外 ……便抢过一根棒子,劈头就打道:‘畜生,还不快走!’”
《红楼梦》第一一一回:“﹝琥珀﹞劈头见了珍珠,説:‘你见鸳鸯姐姐来着没有?’”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他气极了,拿了一把镰刀,劈头一下,把孟祥英的头上打了个血窟窿。”

⒉ 开头,起首。

《朱子全书》卷六六:“劈头一箇王正月,便説不去。”
邹韬奋《民族解放与人民战线》:“本报的目的,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中华民族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历来存在的劈头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战不战的问题。”

劈头的国语词典

当头、正对著头。《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那杨承局一棒,劈头便打下来。」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敢可便抱定妆盒,背却宫娥,疾行前去,不防他刘太后劈头相遇。」也作「匹头」、「匹头里」、「疋先里」。

劈头的网络释义

劈头

  • 劈头,汉语词汇。
  • 注音:pī tóu
  • 释义:正冲着头;迎头 开头;起首
  • 劈头造句

    他苏醒过来,劈头第一句话就问国家的财产受没受损失。
    鸡蛋大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打得老牛在地里乱跳,“哞哞”乱叫。
    他一进门,劈头就问天空乌云密布,霹雳声响个不停。
    但是烟花已经在头顶劈头绽放。
    他不分青红皂白,劈头朝我打来。
    听到亲人的丑事,真比自己劈头挨了两记耳光还难过。
    王大伯劈头一棒,将那个歹徒打倒在地。
    他不分青红皂白,一见面就劈头劈脸把他大骂了一顿。
    孩子有缺点要耐心教育,不能劈头盖脸地打他。
    何老师一进班级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了同学们,后来他知道错怪了学生。
    暴雨劈头盖脸地落下来,打得人眼都睁不开了。
    大雨夹带着冰雹,劈头盖脸地浇下来。
    大雨劈头盖脸的浇下来,顺着脖子灌进去。
    一场大雨劈头盖脸地下了起来。
    见到这金家的族人越说越不像话,太翁面色严肃对着周围大笑不止的族人,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臭骂。
    翠云听了陈晓枫的话之后,一通劈头盖脸的埋怨,说“陈晓枫,你就算是要扫除精怪,也不能把我们几个丢在这里啊。
    本来等着夸奖的脱脱,遭到劈头盖脸的一顿斥骂,立刻沮丧地耷拉下耳朵和尾巴。
    一看正是儿子晚自习的时间,我劈头盖脑训斥道肚子疼不能坚持吗?现在功课这么紧,还……,话未说完,电话在那端被重重地挂断。
    叶欢则被这劈头盖脸而来的信息冲击的一团浆糊。
    抱着女儿刚走出门,一阵狂风卷集着黄豆大的雨点便劈头盖脸地冲上来打湿了半边身子。

    汉字详情

    pī,pǐ [pi]
    部首: 207
    笔画: 15
    五笔: NKUV
    五行:
    仓颉: SJSH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2) 同本义

    劈,破也。——《说文》

    劈,分也。——《广雅》

    劈,剖也。——《埤苍》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劈心(剖心);劈半儿(分做两半);劈拉(成八字分开);劈笺(裁纸);劈空(划破长空)

    (4) 俗称雷击为“劈” 。如:劈雷(打雷)

    (5) 正对着; 冲着

    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水浒传》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

    (6) 又如:劈心(对准心口);劈腰(当腰,正对着腰);劈脊(正对着脊背);劈口(正对着嘴);劈头劈脸(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劈先里(首先;开头);劈头(立即;马上);劈空(突然;忽然)

    (7) 辨

    举其理,则皆谟明渊沉,剖微穷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唐· 柳宗元《答问》

    名词

    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截面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 。如:尖劈

    形容词

    (1) 〈方〉

    (2) 不能自持 。如:高兴劈了;喜欢劈了

    (3) 嘶哑 。如:嗓子劈了

    (4) 另见

    动词

    (1) 把绳股分开以拆散 。如:把绳子劈成三股

    (2) 剥…;摘叶子 。如:劈白菜帮子

    (3) 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如:劈拉(两腿叉开)

    (4) 〈方〉∶说

    不要怪我劈直话。——周立波《山乡巨变》

    (5) 另见

    英文翻译

    cut apart, split, chop

    方言集汇

    ◎ 粤语:pek3 pek6 pi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k7 [东莞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ak7 [台湾四县腔] pit7 piak7 [梅县腔] piak7 bit7 tiap8 [宝安腔] piak7 [客语拼音字汇] mag5 piag5 [海陆丰腔] pit7 piak7
    ◎ 潮州话:pêg4 (p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hekpʰiek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