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

fēn jiě [ fen jie]
注音 ㄈㄣ ㄐ一ㄝ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分解 fēnjiě

(1) 整体分成部分

力的分解
resolve;break down;disintegration;dissociation

(2) 使分成几个较简单的化合物;使分成构成成分或元素

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所起的作用
decompose

(3) 讲解,常见于章回小说

且听下回分解
recount;disclose

词语解释

  1. 分析,剖析。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将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字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篤行之。”

  2. 分辩,解释。

    《朱子语类》卷一三一:“忽一日, 高宗 怒 唐暉 , 赵公 为之分解。”《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璞 在榻上爬起来,走至新房,向前分解。”《红楼梦》第七三回:“ 探春 笑道:‘我不听见便罢;既听见,少不得替你们分解分解。’” 沙汀 《祖父的故事·三斗小麦》:“和那姐姐一样,她对他也是很专断的。无论如何,她们没有听取一个小孩子的分解的必要。”

  3. 说明,交代。旧时章回小说每回结尾时常作为习用之语。

    《水浒传》第二五回:“毕竟 何九叔 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文明小史》第十七回:“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曹靖华 《飞花集·哪有闲情话年月》:“要知这个中底细,还待下面分解吧。”

  4. 排解;排遣。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父亲,俺不能够青史标名,留芳万古,空怀着一腔怨气,何时分解也。” 萧红 《王阿嫂的死》:“她的悲哀象沉淀了的淀粉似的,浓重并且不可分解。”

  5. 瓦解,分化。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

  6. 一种化合物由于化学反应而分成两种或多种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

引证解释

⒈ 分析,剖析。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将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字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篤行之。”

⒉ 分辩,解释。

《朱子语类》卷一三一:“忽一日, 高宗怒唐暉,赵公为之分解。”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璞在榻上爬起来,走至新房,向前分解。”
《红楼梦》第七三回:“探春笑道:‘我不听见便罢;既听见,少不得替你们分解分解。’”
沙汀《祖父的故事·三斗小麦》:“和那姐姐一样,她对他也是很专断的。无论如何,她们没有听取一个小孩子的分解的必要。”

⒊ 说明,交代。旧时章回小说每回结尾时常作为习用之语。

《水浒传》第二五回:“毕竟何九叔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明小史》第十七回:“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曹靖华《飞花集·哪有闲情话年月》:“要知这个中底细,还待下面分解吧。”

⒋ 排解;排遣。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父亲,俺不能够青史标名,留芳万古,空怀着一腔怨气,何时分解也。”
萧红《王阿嫂的死》:“她的悲哀象沉淀了的淀粉似的,浓重并且不可分解。”

⒌ 瓦解,分化。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

⒍ 一种化合物由于化学反应而分成两种或多种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

分解的国语词典

判别。

分解的网络释义

分解 (数学名词)

  • 分解,数学名词,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
  • 分解 (词语解释)

  • 分解通用名词,其中有词语、同名EP、化学名词因式分解等
  • 分解的翻译

    英语: to resolve, to decompose, to break down
    德语: sich abbauen, zersetzen, zerfallen, zerlegen, auflösen, aufschließen (V, Med)​
    法语: décomposer

    分解造句

    分解目标,是一种坚守。其目的并非要把远大目标抛诸脑后,相反,恰恰是时刻提醒自己谨记最终目标。
    在那里,人为的污染物质日益超越了空气和水将污染物分解稀释到安全水平的能力。
    这个方程式可以进行二步分解。
    力挽狂澜的时刻会随之而来,剩下的三个则理应被分解。
    一切都有期限。被脱卸的旧躯壳,不必追究或眷恋,只需轻盈而崭新地往前走。执着过的,放空了。拖累过的,分解了。困顿过的,单纯了。被击伤过的,你又越过了它。如此,即便是有着微微伤感的心,也是一种被清洗之后的优美。若此刻没有其他任何一丝的期待或恐惧,它就是当下最为完美的时分。
    酒精饮品:酒精的危害人所共知,长期过量的饮酒,肝脏不得不将酒精分解成脂肪酸,然后堆积在肝脏内,最后导致脂肪肝。如果不得不喝酒,注意要适度。
    用试凑法对这个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是不可能奏效的。
    此护理能有效的消脂排毒,分解身体多余脂肪及预防水肿,令肌肤回复紧致柔润。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列矢量平均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特征分解或跟踪。
    她受到大手术和炎症造成的分解代谢的影响,并且有糖尿病和胃肠道营养素丢失,因而存在营养素进一步耗竭的危险。
    我们很遗憾的承认墨西哥湾海岸发生了一些事情,请待下回分解。
    采用二甘醇作为加合物的分解剂,得到了二元酸。
    将回弯头分解为直管段和回弯两部分。
    特别是数学,我是从有理数、方程式、因式分解学起的。
    乙醇被代谢分解,而常被认为是代谢过程中的辅因子。
    爱情是灵魂的化学反应。真正相爱的两人之间有一种“亲和力”,不断地分解,化合,更新。“亲和力”愈大,反应愈激烈持久,爱情就愈热烈巩固。
    在工作上,双子座的公私分明和敌对态度以及巨蟹座对于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一味要求的态度必须要分解消除,才能证明双方合作成效性。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该方法将输入信号进行一次小波包分解,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分解后的幅值量化系数进行降噪。
    研究了钾长石的分解机理与雪硅钙石的晶化机理。

    汉字详情

    fēn,fèn [fen]
    部首: 201
    笔画: 4
    五笔: 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CS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英文翻译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方言集汇

    ◎ 粤语:fan1 f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府文平聲合口三等pyon/piun
    jiě,jiè,xiè [jie,xie]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BSHQ
    四角: 27252

    详细解释

    jiě

    动词

    (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 同本义

    解,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解。——《吕氏春秋·仲夏》

    皆众理解也。——《汉书·贾谊传》

    解牛之时。——《庄子·养生主》

    所解数千。

    磔然已解。

    四肢解尽。——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解腕(断腕);解手刀(随身携带的小佩刀。又称解腕尖刀);解角(锯取鹿角);解破(解剖)

    (4) 解体,离散

    解,散也。——《广雅》

    恐天下解也。——《汉书》

    (5) 又如:土崩瓦解;解札(裘毛败坏散落);解泽(散布恩泽);解落(散落分离);解续(分合);解窜(离散逃窜);解结(溃散)

    (6) 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急解令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7) 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战国策·燕策》

    颜太师以兵解。——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8) 又如:解厄(解除厄难);解厌(解除饥饿;充饥。厌:通“餍”,饱);解祟(解除祸害);解疗(除病);解秽(解除秽恶;除去秽气);解斋(解除斋戒)

    (9) 解开

    闭约而无解。——《荀子·非十二子》

    解纲。——《仪礼·大射仪》

    解带为城。——《墨子·公输》

    解辫请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解其棕缚。——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10) 又如:解缆;解扣儿;解衣服;解铃系铃;解包裹;解绶(解去印绶,指辞去官职);解维(解缆,即下系船的绳索;开船)

    (11) 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唐· 韩愈《师说》

    解其惑也。

    经吾婉解。——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解字(解说文字的结构和意义);解论(解说讨论);解喻(说明比喻);解梦(解说梦兆);解义(解释词义或文义)

    (13) 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唐·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14) 又如:解悟(领会,觉悟);令人不解;通俗易解;解豁(弄明白;解开);解拆(分解;排解);解会(领会,理解);解人(通达言语、文辞意趣的人)

    (15) 脱去;松开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上》。疏:“脱也。”

    (16) 又如:解褐(解下平民所穿的布衣,换上官服);解冠(脱帽);解巾(脱去隐居时所系的方巾,表示出去做官);解珥(脱去耳饰。古代妇女请罪的表示)

    (17) 打开,开放

    严城解扉。——《后汉书·耿纯列传》

    (18) 又如:解帆(开船);解菜(解素。开荤)

    (19) 排解,劝解,使和气 。如:解仇(化解怨仇);解纷(解除纷争、困境);解慰(劝解安慰);解状(解词。向官府报案后又申请取消此案的状纸)

    (20) 解手,大小便 。如:大解;小解;解利(下痢,患痢疾)

    (21) 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2) 助动词。能,会,得

    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名词

    (1) 文体中的一种 。如:扬雄的《解嘲》,韩愈的《进学解》

    (2)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如:求解

    (3) 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史记》

    (4) 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南史》

    (5) 另见 jiè;xiè

    jiè

    动词

    (1) (词源见 jiě声解)

    (2) 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解送。——《宋史·举志》

    (3) 又如:解元(明清科举时代,乡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首(同解元);解牌(登录乡试录取名单的一种文书);解荐(推荐选送);解头(解元);解榜(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4) 押送财物或犯人

    押解了武松,出孟州衙门便行。——《水浒传》

    (5) 又如:押解(押送犯人);起解(犯人被押送);解官(将犯人押解到官府);解阙(将罪犯押解到朝廷)

    (6) 典当,以物当钱 。如:解当(典当);解库(当铺);解钱(拿东西当钱);解帖(当票);解典库(又称解库,解铺,解当铺。即当铺,收取抵押品放债的店铺)

    (7) 兑换

    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水浒传》

    (8) 另见 jiě;xiè

    xiè

    名词

    (1) 兽名

    角解豸终。——《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

    (2) 又如:解豸(传说中神兽名)

    (3)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事私门而完解舍。——《韩非子》

    (4) 又如:解舍(官府,官舍)

    (5)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卖解的;跑马卖解;解垢(诡诈之辞)

    (6)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王师军于汜,于 解。——《左传》

    (7) 姓

    动词

    (1) 通“懈”。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解,缓也。——《易·杂卦传》注

    三日不解。——《礼记·杂记一》。注:“倦也。”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诗·大雅·生民》

    (2) 又如:解弛(懈怠松弛);解休(松懈;休息);解怠(松懈,懒情)

    (3) 另见 jiě;jiè

    英文翻译

    loosen, unfasten, untie; explai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2 gaai3 haai6
    ◎ 客家话:[宝安腔] gai3 | gai5 [沙头角腔] gai3 [梅县腔] ke.3 giai3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3 kiai3 kie3 gai5 kiai5 kie5 [客英字典] gai3 ge3 gai5 kiai3 [海陆丰腔] gai3 kie3 gai6 kie6 [陆丰腔] gai5 gai3 [东莞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ai4 giai3 giai4 gie3 gie4
    ◎ 潮州话:goi2 goi3 <姓>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買佳開上聲開口二等ɣaighrex/ha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