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

xiōng xiǎn [ xiong xian]
繁体 兇險
注音 ㄒㄩㄥ ㄒ一ㄢ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凶险 xiōngxiǎn

(1) 情势等危险可怕

in a very dangerous state;critical;ominous

(2) 凶恶阴险

凶险的敌人
fierce and insidious;vicious and insidious

词语解释

  1. 亦作“ 凶嶮 ”。狠毒奸险。

    《宋书·高道庆传》:“ 道庆 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輒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 宋 苏辙 《再论渠阳边事札子》:“今者若用 彭孙 ,凶嶮多端,事有不可知者。”

  2. 危险可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看病情凶险,便暗地里哀求姨妈,求他在婆婆跟前再求一个天高地厚之恩,准他昼夜侍疾。”

  3. 凶狠险恶。

    《北史·宇文化及传》:“ 化及 , 述 长子也。性兇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騖道中,由是 长安 谓之轻薄公子。”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右史 陈子翀 归自 泉州 ,众畏其兇险。”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我敢于说, 中国 人中,仇视那真诚的青年的眼光,有的比 英国 或 日本 人还凶险。”

  4. 危险可怕。

    《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兇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迎头遇着一个家人,那家人见势头来得兇险,叫声:‘老爷不好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不要说得过于凶险,也不要太平观念,只要有准备就好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凶嶮”。狠毒奸险。

《宋书·高道庆传》:“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唐刘知几《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輒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
宋苏辙《再论渠阳边事札子》:“今者若用彭孙,凶嶮多端,事有不可知者。”

⒉ 危险可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看病情凶险,便暗地里哀求姨妈,求他在婆婆跟前再求一个天高地厚之恩,准他昼夜侍疾。”
1. 凶狠险恶。 《北史·宇文化及传》:“化及,述长子也。性兇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騖道中,由是长安谓之轻薄公子。”
宋叶适《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右史陈子翀归自泉州,众畏其兇险。”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我敢于说, 中国人中,仇视那真诚的青年的眼光,有的比英国或日本人还凶险。”

⒊ 危险可怕。

《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兇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迎头遇着一个家人,那家人见势头来得兇险,叫声:‘老爷不好了!’”
柳青《铜墙铁壁》第四章:“不要说得过于凶险,也不要太平观念,只要有准备就好了。”

凶险的国语词典

凶狠奸险。

如:「他冒著凶险,营救溺水的人。」

凶险的网络释义

凶险

  • 凶险,汉语词汇。
  • 注音:xiōngxiǎn
  • 释义:狠毒奸险;危险可怕; 凶狠险恶
  • 凶险造句

    人是有机的,当我们重新组合自己,就会有新的创造,人是有机的,最凶险的疾病,都有人康复,人是有机的,只要保有希望,就会点燃,宇宙的希望之火,人是有机的,有正向的信念,就会有正向的未来。
    然而修神之路艰辛苦闷不说,江湖凶险,人心叵测,倒是让人心颤,他夫妇二人可不想儿子重蹈覆辙,和自己一样落得个躲避追杀的下场。
    即使山道多么崎岖,我们也要不停的攀登,即使压力多么巨大,我们也要勇敢的向前,即使大海多么凶险,我们也要去乘风破浪!
    在传统观念中,冬至也是一个神谴鬼扰、充满凶险的时段,因动辄获咎,所以禁忌特多,如忌打破碗盏,忌动粪土,忌拌嘴,忌说不吉利的话等。
    夜色像是一张密不可攀的大网,肆无忌惮地侵吞着每一寸可以到达的空间,潜藏在人心深处的凶险、暗流、迷惘和欲望终于找到了释放的机会,在迷离的灯火中徐徐漫延成都市的繁杂和喧嚣。
    它把中国官员的心理适应性强、弹性大、生存能力强、高风险的特质,以及官路的凶险,一一拆解给人看。
    心已经很累很累了吧,那就让它搁浅在这片沙滩上吧。黑夜虽然漫长,总有黎明的冲刺,波涛虽然凶险,总有停歇的片刻。
    为了满足自己唯一的心愿,一身傲气的天津饭使出了万分凶险的新招数。
    抛开侍卫的身份不谈,现在的我确实是被西日昌独宠的女子。只是这份宠幸背后,隐藏着无数未知难测的凶险,夹杂着盘根错节却寻不到蛛丝马迹的情愫。
    ????“油驳子”靠近“雪龙”号的时候,一波又一波凶险的浪涌掀着“油驳子”砸向“雪龙”号的船舷,场面十分危险。
    到得江流里,满心荣幸的水师将军一会儿仰泳,一会儿凫水,一会儿潜游,卖弄着五花八门的泳姿,巧妙地避开一个个湍流中凶险的暗礁漩涡。
    命运的轮回,就像是一个美丽而凶险的涡旋,明知那下面黑暗莫测,仍然不能遏制地向下跳跃。树下野狐。
    当围观者面对暴力、凶险无动于衷甘当看客时,如何打消他们心中“何必自找苦吃”的顾虑?这个时候,就需要法律为见义勇为者“撑腰”。
    怀揣梦想却凶险未知,医院本是救死扶伤之地,原来它也是孤魂冤鬼游荡之所。
    琅琊台本就是个凶险之地,回去后随便编个理由就能糊弄过去。
    吴凤英带姐姐离开五阳镇,给她讲述了一路降妖时的凶险情景。
    而元济效希烈之狂悖,谓无天地,人之凶险,一至于斯!是知王者御治之道,其可忽诸!赞曰圣哲之君,慎名与器。
    被官方发言人判为谣言的信息,不一定就是谣言。二、腐败分子最希望的就是网民因为担心是谣言而放弃传播。三、媒体不要太得意,其实你的反腐作用还不如领导家的小三、而且很容易被发言人轻松搞定。四、对于腐败分子而言,情妇比媒体凶险得多。
    我走到售票口,当卖票人员元到我时,他本来以及蔼的面貌变患上凶险。
    无论多么苛酷的训练,多么凶险的任务,迪迪都能坚持完成,并且一次比一次完美,而且受到的创伤更是比任何人都恢复的快。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219
    笔画: 4
    五笔: QBK
    五行:
    仓颉: UK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 同本义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说文》

    凶,咎也。——《尔雅》

    吉凶者,言乎其得也。——《易·系辞》

    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日月告凶。——《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

    “此孰吉孰凶?”——《楚辞·卜居》

    (3) 又如:凶兆(不祥的预兆);凶宿(凶星);吉凶未卜;凶星(不吉祥的星)

    (4) 凶恶可怕

    作凶事,为凶人。——《左传·昭公二年》

    顽凶不用。——《史记·五帝纪》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凶人(凶恶之人);凶凶(凶恶的样子);凶竖(凶恶的小人);凶焰(凶恶的气焰);凶豪(凶恶强横);凶惨(凶恶残酷)

    (6) 闹饥荒的,歉收的

    三谷不收谓之凶。——《墨子·七患》

    大札大凶。——《周礼·大司乐》

    凶荒杀礼。——《周礼·掌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梁惠王上》

    凶年免于死。

    (7) 又如:凶穰(歉岁与丰年);凶馑(灾荒、饥馑);凶乱(灾荒祸乱);凶俭(灾荒);凶歉(歉收,灾荒);凶灾(凶年灾荒)

    (8) 与死人有关,丧葬

    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周礼·乡师》。注:“凶器,若族丧器者也。”

    (9) 又如:凶耗(死讯);凶肆(出售丧葬用品的商铺);凶具(棺材);凶疚(丧事的悲痛)

    (10) 厉害 。如:到外闹得凶,病势很凶

    形容词

    通“兇”。恐惧;骚动

    兇,扰恐也。——《说文》

    曹人兇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众兇惧。——《左传·定公十年》

    周处年少时,兇强侠气,为乡里所犯。——《世说新语·自新》

    敌人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国语·晋语一》

    名词

    (1) 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水浒传》

    (2) 又如:凶徒(恶人;坏人);凶渠(恶人的首领)

    (3) 灾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诗·王风》

    (4) 又如:凶患,凶祸,凶事(灾祸);凶困(灾难);凶咎(灾殃);凶殃(灾祸)

    动词

    (1) 早死;夭亡

    六极: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2) 又如:凶夭(死丧夭亡);凶折(凶短折,凶短。短命);凶候(死亡的征兆)

    (3) 通“訩”。争讼,吵闹

    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心既顽嚣,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4) 死 。如:凶衰(死丧);凶终(不得善终)

    英文翻译

    culprit; murder; bad,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 潮州话: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xiǎ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WGI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NLOMM
    四角: 7821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阜,佥( 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 同本义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3)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4) 地势险峻、危险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 蜀道险, 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险要;险峰;险特(高峻挺立);险坂(陡峭的山坡);险栈(险峻的栈道)

    (6) 地势不平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履险如夷(夷:平;险:不平)

    (8) 邪恶

    以险徼幸者,其求无厌,偏重必离。——《左传》

    (9) 又如:险诐(邪佞不正);险谲(邪恶奸诈);险巧(奸邪巧诈)

    (10) 艰难;困难

    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荀子·荣辱》

    (11) 奇特,怪异

    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南史·周弘正传》

    (12) 又如:险衣(奇异的服装);险妆(怪异的妆扮)

    (13) 阴险,难以揣测

    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潜害 袁夫人等甚众。——《三国志·吴志》

    心计险极。——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险怪(险恶怪诞);险汙(险诈恶浊);险谒(不正当的请托);险奸

    (15) 危险

    至险绝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险段(危险的地段);险束(危险狭窄);险危(危险)

    名词

    (1) 要隘,险要的地带

    入险而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益州险塞。

    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险战之法,一车当兵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六韬·均兵》

    (2) 又如:天险;山险;探险;凭险;无险可守;险战(险要之地的战斗)

    (3) 道路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郑玄注:“险谓倾危之道”

    (4) 防御工事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易·坎》

    (5) 又如:天险(天然的防御屏障)

    副词

    (1) 几乎 。如:险遭不幸;险些死了

    (2) 差一点

    险把哥儿头打破了,如今扎着绢子还没好。——《续金瓶梅》

    (3) 又如:险不(差一点);险些掉进河里;险些忘了

    英文翻译

    narrow pass, strategic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