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证

píng zhèng [ping zheng]
繁体 憑證
注音 ㄆ一ㄥˊ ㄓㄥ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凭证 píngzhèng

(1) 各种用作证明的证件

scrip

词语解释

  1. 证据。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且 李氏 未详处,将欲下笔,宜明有凭证,细而观之,无非率尔。”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分明那白纸上教我画着黑字儿,是怎生倒留做他家凭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他带来了一件棉布袈裟来,说是历代传法的凭证。”

引证解释

⒈ 证据。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且李氏未详处,将欲下笔,宜明有凭证,细而观之,无非率尔。”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分明那白纸上教我画着黑字儿,是怎生倒留做他家凭证。”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他带来了一件棉布袈裟来,说是历代传法的凭证。”

凭证的国语词典

可以作为证明的事物。

凭证的网络释义

凭证 (会计凭证)

  • 凭证又称会计凭证,指的是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凭证可分为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常用的凭证有发票、支票、合同和工时记录等。预先编号制度下,所有作废的凭证都必须妥善保存。凭证程序应能保证经营人员在执行交易时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应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以便记录交易。还应把已登账的凭证依序归档。
  • 凭证 (汉语词汇)

  • 凭证,汉语词汇。
  • 拼音:píng zhèng
  • 释义:各种用作证明的证件
  • 凭证造句

    达玛纳吉说,在欧洲,欧盟已经通过了新的法规,要求进入市场的渔业产品需要出示凭证,证明该渔产品是遵守所有法规捕捞的。
    铁路人士提醒,学生凭证件买票前,需留意学生证上磁卡性能是否良好,以免验证买票时,出现读卡麻烦。
    数万奥地利人谴责麦尔发售的股权凭证使他们蒙受了损失,而麦尔却断然拒绝为损失承担责任。
    包拯在韩铺查清了包勉贪赃枉法的凭证,和包嫂回到了京城,正要审处包勉,突有太监临府宣诏,说是皇上自内宫降旨,特赦包勉之罪。
    据悉,明天通过项目审查的动物园,可在官方发文通知后,申请核发输入许可证,再凭证向大陆洽办运输事宜。
    交了证、填个表,工作人员让沈师傅一周以后来领收车、回收和机动车注销凭证,再去当地的市民之家办理换牌手续。
    进仓报关单不得单独作为保税仓企业和其它境内机构购付汇的凭证。
    定期装订会计凭证、账簿、表册等,妥善保管和存档。
    所有的更新都是基于包含在物料凭证及会计凭证的信息的。
    维修人员将按照维修情况正确、属实地填写维修四联单,该单据将作为消费者维修、质保的凭证,若一个月内出现同一故障,我们将免收工时费。
    今天的新上海人,不讲上海话,也有两个特征:一本高学历凭证,一本商品房个产证。
    重要的原始凭证的保存期不少于二十年。
    取得并按会计制度规定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收到白条等不合规定的凭证,如何处理?
    被借者可凭证兑粮、兑款,也可顶替公粮或税收。
    盖销或者划销的邮资凭证不得使用。
    填制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
    一个会计系统包括原始凭证,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亦及一个企业所采取的用亦记录交易,报告交易影响的程序。
    如何办理?个人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权利凭证作质押,从银行取得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贷款,并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个人贷款业务。
    明代中后期,就针对农村土地买卖纠纷甚至土地盗卖犯罪严重的情形,在采取传统的税契确权的同时,在产权凭证“契尾”上面又刊布有关法律要求。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14
    笔画: 8
    五笔: WTF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HN
    四角: 22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 同本义

    恁,依也。——《小尔雅》

    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

    (3) 又如:凭几(凭靠几案);凭肩(以手靠在别人肩上);凭脉(搭脉)

    (4) 依托;仰仗

    不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凭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凭附(依附;依靠);凭妖(依托妖言);凭狐(喻依仗他人权势的人);凭城(据城以守);凭系(依托维系);凭负(依恃);凭托(依仗,依托);凭高(登临高处);凭虚(凌空)

    (6) 根据 。如:凭按(据以查验);凭限(官员赴任文凭上规定的期限);凭说(辩白的证据);凭臆(凭主观推测立说);凭应(依据瑞应);凭断(据以判断);凭龟(以龟卜为据)

    名词

    证书 。如:凭票(凭据);凭验(凭证,凭据);凭文(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引(证明身分的凭据);凭由(官府发给的凭证);凭限(写明有效期限的证书)

    (1) 不论;不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凭你跑得多快,我也赶得上

    (3) 如此

    原来凭地可恶,把我轻薄也罢,如何触伤我父亲。——《石点头》

    英文翻译

    lean on, depend on,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pang4
    ◎ 潮州话:bêng5(pêng) [澄海、饶平]pêng5(p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扶冰平聲開口三等bʰĭəŋbing/biong
    zhèng [zhe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H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MYM
    四角: 317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谏正

    证,谏也。从言,正声。——《说文》

    士尉以证靖郭君, 靖郭君不听。——《战国策·齐策》。 高诱注:“证,谏也。”

    (2) 又如:证谏(直言规劝)

    名词

    (1) 通“症”。病症

    然后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 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

    (2) 假借为“徵”。今亦用为證验字。证据

    索证正不在远。——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动词

    (1) (形声。从言,正声。繁体为“登”声。本义:告发)

    (2) 同本义

    證,告也。从言,登声。——《说文》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

    (3) 又如:证父(告发父亲)

    (4) 谏诤。 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愎过自用,不可证移。——《吕氏春秋·巫徒》

    (5) 验证;证实

    所以證之而不远。——《楚辞·惜诵》。注:“验也。”

    而胗独证据其事。——《后汉书·缪肜传》

    援古证今。——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 证占(验证);证验(验证);证类(以同类事物作证);证审(验证审察);证察(考证审察)

    (7) 佛教用语。参悟,修行得道

    禅师后证果,居于林虑山。—— 唐· 张鷟《朝野佥载》

    (8) 又如:证果(修得妙道);证圣(证入圣果);证悟(修行得道);证业(证悟业果)

    名词

    (1) 证据,凭据

    慎用六證。——《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罪无申证,狱不讯鞫。——《后汉书》

    (2) 又如:证明师(起到证据作用的人或物);证左(指当时在现场亲知亲见其事,可以证明实际情形的人)

    (3) 证件;证书 。如:工作证;身分证;出生证;健康证

    英文翻译

    prove, confirm, verify; proof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