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据

píng jù [ping ju]
繁体 憑據
注音 ㄆ一ㄥˊ ㄐ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凭据 píngjù

(1) 证据;根据,凭证

有何凭据
evidence

词语解释

  1. 占据。

    《周书·陆腾传》:“州民 李广嗣 、 李武 等凭据巖险,以为堡壁,招集不逞之徒,攻刼郡县,歷政不能治。” 唐 柳宗元 《剑门铭》:“凭据势胜,厚其兇徒。皇帝之仁,宥而不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镇署三堂后,有窰五圈,窰上覆楼五楹,绕以女墙,旧为狐所凭据。”

  2. 依据,根据。

    《魏书·山伟传》:“后人执笔,无所凭据,史之遗闕, 伟 之由也。” 唐 颜师古 《封禅议》:“委巷浮説,不足凭据。”

  3. 凭证,证据。

    唐 白居易 《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况 阿王 已死,无以辨明。 姚文秀 自云相争,有何凭据?”《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又有权豪势要人等,不问有无告官凭据,輒便收买。”《花月痕》第十回:“ 剑秋 道:‘我给你一个凭据罢。’説着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 荷生 。” 茅盾 《子夜》十三:“我说 周二姐 是 钱葆生 的走狗,我有凭据。”

  4. 依恃;倚仗。

    明 李贽 《寄答京友书》:“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手以荐之矣。”《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引证解释

⒈ 占据。

《周书·陆腾传》:“州民李广嗣、李武等凭据巖险,以为堡壁,招集不逞之徒,攻刼郡县,歷政不能治。”
唐柳宗元《剑门铭》:“凭据势胜,厚其兇徒。皇帝之仁,宥而不诛。”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镇署三堂后,有窰五圈,窰上覆楼五楹,绕以女墙,旧为狐所凭据。”

⒉ 依据,根据。

《魏书·山伟传》:“后人执笔,无所凭据,史之遗闕, 伟之由也。”
唐颜师古《封禅议》:“委巷浮説,不足凭据。”

⒊ 凭证,证据。 唐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况阿王已死,无以辨明。

姚文秀自云相争,有何凭据?”
《元典章·户部五·典卖》:“又有权豪势要人等,不问有无告官凭据,輒便收买。”
《花月痕》第十回:“剑秋道:‘我给你一个凭据罢。’説着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荷生。”
茅盾《子夜》十三:“我说周二姐是钱葆生的走狗,我有凭据。”

⒋ 依恃;倚仗。

明李贽《寄答京友书》:“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手以荐之矣。”
《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凭据的国语词典

作为凭证的事物。

凭据的网络释义

凭据

  • 凭据,汉语词语,
  • 拼音:pínɡ jù
  • 基本解释:指占据、凭证等意思。
  • 凭据造句

    凭据词根猜一猜这个复词的意念是甚么?
    请消费者持当日有效消费凭据,在花园城中心总服务台录入积分。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
    他指出,更重要的应该是让使发票真正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有力凭据,从而提高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级性。
    企业应当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
    关于“逻辑谬误”,他提出了五种,分别是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
    在选项卡上指定的凭据的帐户名和密码。
    验证您在使用有效的凭据进行连接。
    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
    他选择的角度是搁置民族主义问题,把焦点集中在书里出现的逻辑谬误上——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循环论证、虚假两分法、无凭据推理、不当类比,等等。
    我把信放进抽屉里锁了起来。我这人有时候会神思恍惚,这样做了就可以在日后疑心是否真有此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凭据。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凭据检查员陈诉,破坏是由于运输中使用不警惕造成的。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您无权查看此页,您无权用您提供的凭据查看此目录或页。
    通过网上汇付所需费用,再携带汇款凭据至我们设在当地合作学校的报名处现场报名。
    三人成虎,臣没什么要说的,只是臣也有个疑问,众位大臣这么以讹传讹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凭据就这么胡言乱语?合适吗?
    安装程序无法验证凭据请确保提供了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企业理卖正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获得讨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停业收进。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214
    笔画: 8
    五笔: WTF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GHN
    四角: 22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 同本义

    恁,依也。——《小尔雅》

    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

    (3) 又如:凭几(凭靠几案);凭肩(以手靠在别人肩上);凭脉(搭脉)

    (4) 依托;仰仗

    不凭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凭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5) 又如:凭附(依附;依靠);凭妖(依托妖言);凭狐(喻依仗他人权势的人);凭城(据城以守);凭系(依托维系);凭负(依恃);凭托(依仗,依托);凭高(登临高处);凭虚(凌空)

    (6) 根据 。如:凭按(据以查验);凭限(官员赴任文凭上规定的期限);凭说(辩白的证据);凭臆(凭主观推测立说);凭应(依据瑞应);凭断(据以判断);凭龟(以龟卜为据)

    名词

    证书 。如:凭票(凭据);凭验(凭证,凭据);凭文(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引(证明身分的凭据);凭由(官府发给的凭证);凭限(写明有效期限的证书)

    (1) 不论;不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凭你跑得多快,我也赶得上

    (3) 如此

    原来凭地可恶,把我轻薄也罢,如何触伤我父亲。——《石点头》

    英文翻译

    lean on, depend on,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pang4
    ◎ 潮州话:bêng5(pêng) [澄海、饶平]pêng5(p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扶冰平聲開口三等bʰĭəŋbing/biong
    jù,jū [j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DG
    仓颉: QSJR
    四角: 57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名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1) ——“拮据”(jié 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occupy, take possession of; a bas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 gi1 [客英字典] gi3 gi5 [陆丰腔] gi1 [海陆丰腔] gi3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