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艶

qī yàn [ qi yan]
注音 ㄑ一 一ㄢˋ

词语释义

谓凄切动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 悽艳 ”。

亦作“ 悽艷 ”。 哀伤绮丽。

唐 沉亚之 《序诗送李胶秀才》:“余故友 李贺 善撰 南北朝 乐府故词,其所赋尤多怨鬱悽艳之句。”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愚前述虽已恣道其遒壮悽艷矣,而终不能研其才外之致。”

见“ 凄艳 ”。

亦作“ 凄艷 ”。亦作“ 凄豓 ”。 凄婉清丽。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 孙兵备 星衍 ,少日诗才为同辈中第一,如集中‘千杯酹我上北邙’等十数篇,求之古人中,亦不多得。小诗亦凄艳絶伦。”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孙 ( 孙星衍 )恭人 王采薇 诗,如断緑零红,凄艷欲絶。”

清 马履泰 《<湘烟小录>序》:“精冶凄豓,庶几匹之,宫保巨眼,题品独真。”

谓凄切动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易安 《卖花声》……凄艳不忍卒读,其为 德父 作乎?”

黄宗英 《星》:“看到 上官 饰演解放军,我确实感慨多端。我的脑海里迭印出她在旧社会留给我的凄艳的样子。”

汉字详情

[qi]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GVV
五行:
仓颉: IMJLV
四角: 351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淒俗作“凄”。形声。从水,妻声。本义:云雨兴起的样子)

(2) 同本义

淒,雨云起也。——《说文》

有渰淒淒。——《诗·小雅·大田》

(3) 又如:凄凄(云兴起的样子)

(4) 寒冷

淒其以风。——《诗·邶风·绿衣》

西南曰淒风。——《吕氏春秋·有始》

秋气潜以淒泪兮。——《汉书·外戚传》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 又如:凄其(寒冷的样子);凄凄(寒凉);凄急(寒凉而迅急);凄风(寒冷的风);凄凛(寒冷)

(6) 凄凉

善为凄戾之词。——钟嵘《诗品》

(7) 又如:凄断(极度凄凉悲痛);凄瑟(凄凉萧瑟);凄单(凄凉孤单);凄亮(凄凉);凄戾(悲惊;辛酸);凄神(触景生情,引起凄凉情绪)

(8) 悲痛,悲哀 。如:凄绝(十分凄凉或悲伤);凄沧(凄寒沧凉);凄惋(哀伤);凄洏(悲伤流泪)

英文翻译

bitter cold, miserable, dreary

方言集汇

◎ 粤语:cai1
◎ 客家话:[梅县腔] ci1 [台湾四县腔] ci1 zi1 [客英字典] ci1 [宝安腔] ci1 [海陆丰腔] ci1 zi1
◎ 潮州话:ci1 (chh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che/ceitsʰiei
yàn [yan]
部首: 613
笔画: 19
五笔: MAGC
仓颉: TTNAU
四角: 57117

英文翻译

beautiful, sexy, voluptu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im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am5 [客英字典] jam3 jam5 [海陆丰腔] ram5 [陆丰腔] jam6 [宝安腔] jam5 jam3 [梅县腔] j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五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贍鹽A去聲開口三等鹽Ajemh/jemmj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