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

jūn yíng [ jun ying]
繁体 軍營
注音 ㄐㄨㄣ 一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军营 jūnyíng

(1) 兵营,即军队留驻的住所

military camp;barracks

词语解释

  1. 军队驻扎处。

    《后汉书·明帝纪》:“詔令郡国中都官死罪繫囚减死罪一等,勿笞,诣军营,屯 朔方 、 敦煌 。”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坐军营,操兵守御,为留守出入前后驱从者,此真为军人矣。” 杨朔 《征尘》:“敲过几家店门,房间全满了,不是旅客,而是队伍,这儿的栈房差不多临时完全变成军营。”

  2. 口的别称。

    《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军营之中无甘泉。”原注:“军营,口也;甘泉,唾也。”

引证解释

⒈ 军队驻扎处。

《后汉书·明帝纪》:“詔令郡国中都官死罪繫囚减死罪一等,勿笞,诣军营,屯朔方、敦煌。”
唐韩愈《上留守郑相公启》:“坐军营,操兵守御,为留守出入前后驱从者,此真为军人矣。”
杨朔《征尘》:“敲过几家店门,房间全满了,不是旅客,而是队伍,这儿的栈房差不多临时完全变成军营。”

⒉ 口的别称。

《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军营之中无甘泉。”
原注:“军营,口也;甘泉,唾也。”

军营的国语词典

军队屯驻之处。

如:「军营四周戒备森严。」

军营的网络释义

军营

  • 军营,指兵营,即军队留驻的住所,用于驻扎士兵的住所。语出《后汉书·明帝纪》:“诏令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死罪一等,勿笞,诣军营,屯朔 、 敦煌 。”
  • 军营造句

    军营四周,佈满岗哨,防备之周密,几乎水泄不通。
    当我在军营的梦乡中醒来。
    如果科学肯放下架子让孩子们也感到亲切,如果我们的大学军营考虑在死书本之外再增设活的野外学习,如果官僚们颇有好感的教学大纲套索不把有志者的首创精神扼杀干净,那么,自然史就能将不知有多少美好善良的东西印在孩子们的心灵中。
    绿色的军营被流水的老兵冲刷成固若金汤的长城。
    军营中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
    吃不够的当兵苦,忘不掉的战友情,愿你们心系军营青春无悔,在你们即将离开部队的时候,我祝愿全体老兵在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上戒骄戒躁,充分发挥部队的优良传统,把在部队这两年里的所学所感所悟运用于今后的人生之路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崭新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
    清晨,军营里响起嘹亮的号声。
    黎明前嘹亮的军号声响彻军营。
    他喜欢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生活。
    小丽一直向往军营生活。
    柳毅平日最宠丁氏,见丁氏哭哭啼啼,伤心欲绝的模样,大生怜爱之心,唤来心腹之人嘱咐几句,让他带着丁富去军营点兵。
    看一看浑身发黄的绿军装,即将告别培养我三年的军营,它的艰辛,它的磨砺,它的蕴涵,它让我闪光,它让我成熟,它更让我前进。真正步入人生的轨道,追求属于我的理想人生,脱去军装的我,永远是一名人民的义务兵。
    军营则位于镇西,而在军队中,实力同样非常复杂,苍兰镇各大势力都在军队中安插有眼线,大家几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然而小王自幼在军营生长,深知治军之道,须赏罚严明,……
    狄塞尓将手下的四名中级魔法师和上百名铁甲剑士悉数带了过来,在军营里憋久了的军汉们刚一踏进酒吧就大声嚷着喝酒,把负责调酒的猪头人忙的不亦乐乎。
    汉文帝御驾亲临三大军营,挨家逐户送去慰问。
    因为还要去为学生讲授书法知识,陈老不得不收笔,战士们个个意犹未尽,纷纷要求陈老能再来军营,给战士们传播更多书法知识。
    国庆前夕,村民们在村长扎西的带领下,带着慰问金,抬着青稞酒,赶着牛羊来到军营,感谢亲人“金珠玛米”。
    绿色的军装是最美的色彩,绿色的军营是成长的地方。青春年华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从不彷徨。为国为民是最大的心愿,无私奉献是祖国的脊梁。建军节到了,祝愿子弟兵们幸福健康!
    副将得令后,带领回鹘骑兵,疯狂地在凤翔军营地四周狂奔,进入箭程后,用精准的铁箭向营地里发起攻击。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yíng [yi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PK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BRR
    四角: 446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宫,荧( 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2) 同本义

    营,币居也。——《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 桂馥义证:“营谓周垣。”

    众目营方。——《五等论》。注:“布居也。”

    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

    (3) 围绕;缠绕

    以朱丝营社。——《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

    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汉书》

    (4) 又如:营回(萦回,盘旋往复);营合(环绕合拢,形成包围圈);营周(循环);营绕(环绕)

    (5) 扎营 。如:营屯(驻军营寨);营军(驻扎军队)

    (6) 建造

    尝加营葺。——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营作(建造);营宫(营建宫室);营饰(建筑装璜);营筑(建筑;修建);营缮(修缮,修建);营绘(营建绘饰)

    (8) 经营

    召伯营之。——《诗·小雅·黍苗》

    如有营。——《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私营(私人经营);营市(经商)

    (10) 测量;度量

    营,度也。——《广雅》

    圜测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11) 谋求

    问我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百计营谋不能脱。——《聊斋志异》。又如:营活(谋生);营己(谋求自己的利益);营内(为后宫谋利);营谋(谋求);营虑(操心);营图(图谋);营谋(为达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

    (12) 供养;救助 。如:营奉(奉养,奉事);营恤(救济,抚恤);营视(看顾,照看);营济(救济);营赡(供养,赡养)

    (13) 办理 。如:营干(办理;办理事情);营办(承办;筹办)

    (14) 迷惑

    精神乱营。——《淮南子·原道》

    不足以营其精神。

    则目不营于色。——《淮南子·本经》

    所以营或耳目。——《汉书·刘向传》

    (15) 又如:营勾(勾引;勾搭);营罔(迷惑、欺骗);营信(受迷惑而相信);营众(惑众)

    (16) 耕作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杜甫《兵车行》

    名词

    (1) 军营,营寨

    营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出营立观。——《资治通鉴》

    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

    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营防(营防及防御工事);营门(军营之门);营卫(军营的护卫);营壁(营垒)

    (3) 军队 。如:营伍(军队的行列);营次(军队驻扎地);营妓(军中的官妓);营制(军队的编制);营帅(军队的统帅)

    (4) 军队编制的一级,主要由一个司令部和两个以上的连、炮兵连或类似单位组成

    营哨各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营长;营副

    (5) 司令部;企业的总部或总店 。如:大本营

    (6) 常常远离城市市区的临时性的隐蔽处、住处或驻扎处 。如:夏令营;集中营

    英文翻译

    encampment, barracks;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潮州话:ian5(iâⁿ) , 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