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痈成患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 [ yang yong cheng huan]
繁体 養癰成患
注音 一ㄤˇ ㄩㄥ ㄔㄥˊ ㄏㄨ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养痈成患 yǎngyōng-chénghuàn

(1) 比喻姑息宽容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李汝珍《镜花缘》
a carbuncle neglected becomes the bane of your life—leaving evil unchecked spells ruin

(2) 也说“养痈遗患”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成语用法

养痈成患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同“养痈貽患”。

清昭槤《啸亭杂录·论三逆》:“吴尚等蓄彼兇谋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

养痈成患的国语词典

长了毒疮不去医治,终将形成大患。语本汉.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自恨以华盛时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贫身贱之日,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后比喻姑息养奸,必遗后患。《镜花缘.第五七回》:「这总怪四哥看了天象,要候甚么『度数』,又是甚么『课上孤虚』,以致耽搁至今,真是养痈成患。」也作「养痈致患」、「养痈自祸」、「养痈自患」、「养痈贻害」、「养痈贻患」、「养痈遗患」。

养痈成患的网络释义

养痈成患

  • 养痈成患,成语,作谓语、宾语、定语,指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出自《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
  • 养痈成患造句

    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做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成患。
    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对那贪官污吏决不能手软,否则养痈成患,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历史上的宽宏大量与养痈成患。

    汉字详情

    yǎng [yang]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D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OLL
    四角: 8022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 供养,奉养;抚育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供养卒大恩。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4)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于盆而养。

    笼养之。

    (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6)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7) 又如:养孩子

    (8)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

    (10) 保养

    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12)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

    (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

    (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

    (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

    形容词

    (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

    (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名词

    英文翻译

    raise, rear, bring u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宋本广韵

    yōng [yong]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EK
    五行:
    仓颉: KBQ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2) 同本义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3)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4) 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痈。——汉· 王充《论衡·别通》

    (5) 喻祸患 。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英文翻译

    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
    huàn [huan]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KKHN
    五行:
    仓颉: L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毌 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2) 同本义

    患,忧也。——《说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春秋·繁露》

    患货之不足。——《国语·晋语》

    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何患不能。——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患累(忧患);患御(害怕服兵役);患忧(忧患);患失(生怕失去)

    (4) 憎恶;讨厌;厌烦

    患,恶也。——《广雅·释诂三》

    戊不好学患 申公。——《汉书·申公传》

    (5) 又如:患苦(厌恶);患毒(痛恨);患恶(厌恶);患忌(嫌忌)

    (6) 苦于

    患,苦也。——《广雅》

    近日南方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急宜省事。——《清史稿》

    (7) 害病 。如:患肝炎;患麻疹;患重伤风

    名词

    (1) 祸患,祸害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论伦无患。——《礼记·乐记》

    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吕氏春秋·重己》

    恶为君之患也。——《吕氏春秋·贵生》

    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操后患。——《资治通鉴》

    用兵之患。

    (2) 又如:水患;河患。如:患咎(灾祸);患害(祸害);患祸(祸患)

    (3) 疾病;毛病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患子(病人);患处;防患于未然;后患无穷;有备无患;消除后患

    英文翻译

    suffer, worry about;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1 fam5 [东莞腔] fan5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海陆丰腔] fam6 [沙头角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陆丰腔] fam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ɣwanghruanh/ho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