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

diǎn yǎ [dian ya]
注音 ㄉ一ㄢˇ 一ㄚ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典雅 diǎnyǎ

(1) 文章有根柢,高雅不浅俗

辞义典雅。——曹丕《与吴质书》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晋祠》
cultured;refined;elegant

(2) 典籍

博览典雅,精核数术。——马融《长笛赋》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引证解释

⒈ 谓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汉王充《论衡·自纪》:“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典雅者,鎔式经誥,方轨儒门者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七》:“梅村熟於两《汉》、《三国》及《晋书》、《南北史》,故所用皆典雅,不比后人猎取稗官丛説,以炫新奇者也。”

⒉ 形容人富于学养,庄重不俗。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原来是箇秀才抚琴,端的是箇典雅的人儿也。”
《白雪遗音·马头调·叹五更》:“先画他的温柔,后画他的典雅。”

⒊ 泛指古代典籍。

《文选·马融<长笛赋>》:“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
吕向注:“典谓《坟》《典》;雅谓《雅》《颂》。”

典雅的国语词典

高雅而不鄙俗。多用于文章。

典雅的网络释义

典雅 (汉语词语)

  • 典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iǎn yǎ,谓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也形容人富于学养,庄重不俗。泛指古代典籍。
  • 典雅的翻译

    英语: refined, elegant
    法语: élégant, distingué, raffiné

    典雅造句

    这座园林融合了东方和西方建筑的诸多特点,壮观,典雅。
    习语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高贵典雅,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她的衣着高贵而典雅。
    卢沟桥的设计造型精巧典雅,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她家装修得古朴典雅。
    这位画家的风格古朴典雅,与众不同。
    庄园的古朴典雅正应和了我们的心境。
    走入公园,便可看到小径左侧有一座典雅的庭院。
    她捧书的姿态是那么娴静典雅,使她浑身透出一种雍容端庄的大家闺秀气度。
    我走马观花的游览了古朴典雅的故宫博物院。
    这套家具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这把壶的造型十分典雅别致。
    这次装修房子,他设计的风格就是追求雍容典雅,富有东方古典美。
    整个建筑内幽外阔,古朴典雅。
    整个餐厅装饰古朴典雅,独具东方文化特色。
    大厅的内壁贴着光润的大理石,显得非常典雅。
    床是卧室的主角,床罩则是灵魂,卧室的典雅与否取决于床罩与卧室整体搭配是否相得益彰。
    房间里明艳典雅的格调让人备感舒服。
    这幢建筑的风格非常古朴典雅。

    汉字详情

    diǎn [dian]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MAW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C
    四角: 55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5) 法律;法规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词

    (1) 主持;主管

    命汝典乐。——《书·尧典》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容词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英文翻译

    law, canon; documentation; classic, scri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n3 [东莞腔] den3 [客英字典] dien3 [宝安腔] den3 [梅县腔] dien3 [海陆丰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陆丰腔] t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tenx/teentʰien
    [ya]
    部首: 811
    笔画: 12
    五笔: AH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HOG
    四角: 702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隹,牙声。从隹( zhuī),与鸟有关。( )本义:鸟名,乌鸦的一种。《说文》:“楚乌也。”)

    (2) 正确;合乎规范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諝,后又借雅为諝也。风,讽也。雅,諝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4) 高尚;美好

    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 王勃《滕王阁序》

    (5)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与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6) 尊敬他人的敬辞 。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副词

    (1) 素常;向来

    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叹。——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志(平素的志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3) 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帝雅重瑞名。——《明史》

    (4) 又如:雅重(甚为敬重)

    名词

    (1) 平素的交情

    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2) 又如:同朝之雅;同寅之雅;雅素(故旧的情谊);雅故(故交,旧友)

    (3) 《诗经》中六义之一

    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 郑樵《通志》总序

    (4) 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释名》

    (5) 又如:《尔雅》;《广雅》;《通雅》

    (6) 姓

    英文翻译

    elegant, graceful, refined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ngaa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1 nga3 [陆丰腔] nga1 [沙头角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3 [客英字典] nga3 [台湾四县腔] nga1 nga3 [梅县腔] nga1 [宝安腔] nga3 [东莞腔] n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ŋangrax/ngeaa